【编者按】为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日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四川省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规划(2023—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根据《规划》,我省将实施世界级景区培育工程,深度挖掘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遗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重大文旅项目文化内涵和价值,提升建设一批有独特性、代表性的世界级景区。其中近期提升建设名单包括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稻城、三星堆—金沙遗址、峨秀湖、天府青城、蜀南竹海、大熊猫栖息地、海螺沟—王岗坪等。远期培育名单包括邛海、剑门关—昭化古城、四姑娘山、朱德故里—阆中古城、大巴山、光雾山—诺水河等。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黄龙风景名胜区(黄龙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 是中国唯一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1992年,黄龙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23年5月,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10条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
据介绍,近年来,黄龙景区始终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凝聚全局之力探索景区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目标,并在2022年11月印发了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的实施意见,确定了“一区两典范,四片八提升”发展战略。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促成效、五年上台阶”的实施步骤,打造“世界遗产管理最佳实践”,树立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典范;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范例”,树立文旅融合发展典范。
景区负责人介绍,黄龙将对标对表《四川省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规划(2023-2035)》总要求,锚定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目标,重点抓好八大提升工作。一是立足黄龙沟、牟尼沟、丹云峡、红军长征纪念总碑四大景片,优化生态措施、夯实生态基础,实现生态保护能力提升;二是加强科研能力建设、深化科学项目研究,做足成果转化运用,实现科学研究能力提升;三是活化文化基因,创新需求供给,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实现文旅融创能力提升;四是打好标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科技赋能“组合拳”,实现管理服务能力提升;五是深化智慧旅游服务、拓展智慧应用,搭建智慧管理、智慧营销、智慧服务三大体系,实现智慧建设能力提升;六是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风景区总体规划,坚持高水平设计、高质量建设,实现设施建设能力提升;七是强化“人间瑶池·圣地黄龙”的品牌引领,拓展牟尼沟、碑园和丹云峡等主题品牌的宣传效果,建立联动推广机制,形成景区引导、多主体参与、市场运作的品牌推广格局,提升黄龙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品牌影响能力提升;八是全方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实施人才振兴工程,实现人才培育能力提升。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