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新谋划实施亿元以上重大文旅项目4个,加快推进温德姆五星级酒店等项目8个。”隆昌市委副书记、市长任伟表示,让文旅产业发展动能更足、质量更优。8月17日至18日,2023年天府旅游名县巡礼集中宣传活动走进内江隆昌市。隆昌市委副书记、市长任伟接受四川发布采访,介绍了隆昌市获评第四批“天府旅游名县”以来采取的措施、变化以及未来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
隆昌市委副书记、市长任伟 隆昌市文旅局供图
四川发布:隆昌市获评第四批“天府旅游名县”以来,在持续叫响、做实、擦亮这块“金字招牌”上采取了哪些新举措?
任伟:获评天府旅游名县是隆昌文旅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隆昌党委政府围绕擦亮这块金字招牌,聚众智,集众力,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积极思考和谋划,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
坚持“一张图”谋规划。以《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为统揽,系统编制《乡镇级片区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因地制宜、多点布局云顶寨旅游区等特色文旅产业,构建“一心多点”的全域旅游格局。
坚持“一盘棋”抓建设。安排文旅资金6000万元,整合各类投资50亿元,新谋划实施亿元以上重大文旅项目4个,加快推进温德姆五星级酒店等项目8个,新包装储备云顶寨2A级景区提升改造等项目3个。
龙坡窑遗址博物馆 隆昌市文旅局供图
坚持“一张网”优服务。投入3.8亿元资金,推动万隆路北延线全线通车,建成旅游风景道等48公里,配套全域旅游导视系统等20余处,培塑文旅能人和非遗传承人,优化文旅志愿服务,持续丰富“快旅慢游”体验感。
四川发布:成功摘取“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隆昌有哪些新变化?
任伟:隆昌积极发挥“天府旅游名县”这块“金字招牌”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带动全市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自创建以来,隆昌文旅产业发展主要呈现出四个方面变化。
一是综合效益迈上“新台阶”。2022年实现旅游总收入95.5亿元,接待游客1370.3万人次。今年1—7月,全市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9.9%,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0.1%。
二是文旅业态呈现“新气象”。推动农文旅“跨界融合”,新培育住宿露营、非遗体验、休闲农业、研学旅行行业业态4个,打造天峰梨苑、隆窑遗产博物馆等网红“打卡点”8个。
三是消费市场迸发“新活力”。策划“精致靓丽城”系列活动,举办稻田虾啤酒音乐节等促消费活动6场,单日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消费收入增长23亿元。
石燕茶乡尖子山 隆昌市文旅局供图
四是品牌建设取得“新成果”。文旅品牌连开新篇,毛泽东主席视察隆昌气矿纪念馆获评川渝工业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创成圣灯山、石燕茶乡两个3A级旅游景区,古湖街道古宇村获评天府旅游名村,响石镇宝峰村获评中国传统村落、圣灯镇梨园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四川发布:未来隆昌将如何贯彻落实全省决策部署,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任伟:隆昌将坚决围绕全省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成渝半小时经济圈”区位优势,按照“123”文旅发展思路,全力打造川渝地区休闲度假目的地。
莲峰大剧院夜景 隆昌市文旅局供图
坚定“一个目标”。瞄准“周末微度假、夜间深度游、城市微旅行”市场,全力打造川渝地区休闲度假目的地。
用好“两个抓手”。着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城市先行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持续完善全域旅游格局。
实现“三项突破”。打造“特色IP”,在文旅产业提升上求突破。聚焦精品项目建设,保护性利用和开发600年云顶古寨,再现云顶烟火;加快建设“新街里”特色文旅商业街,着力打造夜间文旅消费新场景。聚焦特色商圈培育,丰富南关古镇等特色商圈互动场景,形成具有隆昌特色的四季主题促消费活动。聚焦文旅品牌打造,定期举办羊肉汤节等节庆活动,大力传播“吃龙虾到隆昌”等品牌印象。充分利用青石、夏布等非遗文化元素开发文创产品,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丰富“产业SP”,在延链融合发展上求突破。坚持三产融合、协同发展,延伸优质文旅产业供应链条。与一产互融,积极打造印坝稻虾农文旅融合示范区,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二产互联,依托土陶制作技艺的非遗优势,促进白酒产业向生产、包装、消费体验全链条延伸发展。与三产互动,串联川渝青少年示范性研学中心营地等资源,大力培育“研学+旅游”;整体开发建设尖山子森林公园,着力发展“康养+旅游”。组建“文旅CP”,在区域合作共荣上求突破。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为契机,立足成渝古道文化旅游带区位优势,与荣昌、大足、自贡等组成“文旅CP”,积极融入跨区域文旅大市场,将“文旅流量”转化为“经济热浪”。(文/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