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发布会⑤ | 四川省文旅厅:将“美丽四川建设”贯穿于全省文化旅游发展中

2023-08-28 12:35: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8月28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美丽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  努力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紧扣《美丽四川建设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将“美丽四川建设”重点工作融入《四川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四川省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规划纲要》《四川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稻城文化旅游新地标建设规划》《川藏铁路沿线旅游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等规划中,贯穿于重大文旅战略发展中。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印发《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市场“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强化旅游资源保护利用,督促旅行社规范经营,倡导文明旅游新风尚,共建和谐舒适的旅游环境。倡导文明旅游新风尚,共建和谐舒适的旅游环境。

同时,紧扣传承弘扬巴蜀文化抓内涵。开展系统性考古勘探和重点发掘,深化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多学科合作研究,实施“考古中国”“文明探源”等国家重点项目,力争不断取得突破性重大考古成果。加快推进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和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推动高质量建设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制定《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责任分工方案》等政策,督促指导地方政府推进考古遗址相关建设。推进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建设,成立川渝石窟保护研究中心、川渝石窟保护研究联合实验室和科技创新基地,开展乐山大佛系统化保护、多学科研究、石窟寺保护重点实验室建设等工作,实施安岳石窟、荣县大佛、夹江千佛岩等重点石窟寺保护利用项目。深入挖掘巴蜀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举办四川省第九届少数民族艺术节,积极展示巴蜀文化精品。

“突出空间格局抓基础,出台《四川省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规划(2023—2035年)》,将317、318国道景观大道、藏羌彝文化旅游风景道纳入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支撑体系,明确在‘四廊’中培育7条世界级旅游风景廊道。加强川渝协同,联合重庆市文旅委印发《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明确了9方面28项具体任务,推动巴蜀旅游走廊建设工作不断深化。联合省发改委印发《四川省贯彻落实〈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川渝联合制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文化和旅游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上报文化和旅游部争取支持。出台《四川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指导实施麻达寺、茸安蒙古伸臂桥等一批黄河重点文物保护利用项目,高质量建设四川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进一步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开展《三星堆遗址保护规划》修编和《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推动古蜀文明遗址(三星堆-金沙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四川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王彦勋介绍。

此外,围绕美丽家园建设抓品质。重点围绕丰富文化新需求,引导打造了一批成都市“知也·图书馆”“留灯书屋”、攀枝花市“含章讲堂”、自贡市“农民漫画馆”等集文化传播、艺术展览、阅读服务、便民服务等于一体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度重视全国首个“生态日”活动,以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科普活动,志愿倡议等形式倡导绿色生态理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组织参加全国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共获得“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奖”50个、“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34个、“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案例奖”59个、“优秀运营奖”5个、“网络人气奖”3个、“年度十佳设计师/机构奖”1个。评选出以“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为代表的四川省优秀公共文化空间25个。积极推进居民住宅区配套建设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省建成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4083个、村(社区)文化室3.27万个,推动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