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财政投资9223万元启动建设国内唯一的综合性省级种质资源库

2023-08-28 22:37: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8月28日,2023年四川省种业振兴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举行。种质资源是种业振兴的基础,四川省在种质资源库建设和农业资源普查取得了哪些进展?四川省农科院副院长杨武云在发布会上给出了解答。

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种业振兴和粮食安全。在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支持下,省农科院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四川省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杨武云表示,四川省加快种质资源中心库建设,省财政投资9223万元启动了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建设项目,新建成的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将涵盖农林牧渔草,可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52.4万份,畜禽种质资源105万剂,水产种质资源26万剂,保存期可长达50年,为国内唯一的综合性省级种质资源库。

据了解,2018和2021年,分别启动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和畜禽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目前,已全面完成了162个普查县(市、区)和48个重点县(市、区)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普查与系统调查工作,共征集和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9880份。完成了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区)的畜禽(蜂、蚕)资源全面普查,新发掘畜禽蜂资源17个,其中亚丁牦牛、羌山云朵鸡等8个畜禽新种质资源成功通过国家鉴定,凉山黑绵羊、玛格绵羊、荣昌猪等3个资源入选“全国十大畜禽优异种质资源”。

在国家项目基础上,省财政专门投入280万元新增14个农业县(市、区)农作物与食药用菌种质资源的系统调查,新收集种质资源1672份;国省两级行动共收集农业种质资源11552份。抢救性收集到一批特异性、独占性资源,其中,梯田红米、带绿荔枝、彭州大蒜、得荣树椒、达川乌梅、巴塘四倍体小麦甲着等6个特色资源先后入选“全国十大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四川省作物种质资源实现普查县和系统调查县数,收集种质资源数,入选“全国十大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数等3个全国第一。

杨武云表示,目前,我省已建立了“傈僳族乡”梯田红米、北川苔子茶、得荣树椒、丹巴黄金荚、彭州大蒜、米易县紫山药、甲着小麦、优质豆浆等特色产业基地和园区,特色产业正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产业支撑作用。

“总之,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一方面将为子孙后代保存好西南区特色农业基因资源,另一方面将大大促进优异基因的发掘与育种应用,为种业科技持续创新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杨武云说。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罗南希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