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充,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双拥情怀深厚绵长。这里是朱德元帅、罗瑞卿大将、民主革命家张澜及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诞生地,有5万多英雄儿女参加红军,3.8万先烈血洒疆场。在这里,人民把军人当亲人,以真心真情对待子弟兵;在这里,官兵视人民如父母,把驻地当成第二故乡;在这里,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携手并肩,谱写出一曲曲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鱼水深情的动人赞歌。
一片拥军热土
在南充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红色热土上,有不可移动红色资源300多处,有可移动红色资源3000多件。以“四场五区十馆”为重点,全时空、立体式双拥点位精彩呈现。红色展览馆里一个个历史瞬间、一个个英雄故事,红色文化涤荡着人们的心灵,铸就了南充人民的精神高地。
打造双拥“四场”,社会热潮涌动
“何老兵,又来买菜了呀!”正在忙碌的商铺业主老李向企业军转干部老何热情地打着招呼。“今天的茄子、豇豆很新鲜哟,你是退役军人打折哈!”
在南充川北农产品交易中心、万美广场商圈、中虹国际商圈等地打造双拥市场,把优惠优待延伸到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的“菜篮子”上。
创建双拥“五区”,基层动力十足
钟爱“坝坝舞”的军属张大妈逢人便说“嘿!住在白土坝双拥小区就是安逸,小区又要组织我们搞活动,还对我们军属特别尊重,最近还专门走访慰问,我要喊在战略支援部队的儿子继续好好干,为家乡争光哟。”
目前,在全市范围内打造了20个双拥社区(小区),开启“零距离”“家门口”全民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40家A级双拥景区,均设立“绿色通道”,落实面向全国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免门票。双拥校区成为国防教育示范点。全市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9个、青少年科普文创基地10余个、红色研学基地9个。
整合双拥“十馆”,宣传张力强劲
“原来双拥工作还可以与方志馆完美融合,你看,他们都把参战退役军人,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的退役军人,获得省部级、战区级或者二级以上表彰的退役军人,载入了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市民易先生高兴地说。节假日期间,市民纷纷走进双拥“十馆”了解红色文化和双拥成果、感知千年绸都城市文化、普及传播高科技双拥品牌、制造强市双拥产业品牌等。
一脉红色传承
在幼小的心灵里播下红色的种子
不忘先辈,传承红色精神
来自全国27个省市的“拥军小兵”
通过儿童戏剧展演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少年英雄·王二小》剧照
“这是上甘岭的战场上,我是17 岁参加……”
老英雄邓彰德精神抖擞地为孩子们讲述
自己的战斗故事
一场跨越时代的牵手
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
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怀
爱国拥军的种子已经
在这里
生根、发芽
拥军之爱,实打实、心贴心
军地座谈倾听军民心声
拥军慰问送上片片真情
双拥演出走进军营
以动人旋律 满腔深情
唱响拥军赞歌
一项项惠军举措
让爱与尊崇
掷地有声
一份特殊情感
军爱民,民拥军,坚如磐石的军民关系,永远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爱出者爱返”,南充儿女与驻地官兵双向奔赴,彼此支持,用真情实意在南充大地上画出最大双拥同心圆。
无惧风雨,爱有回音
驻南官兵
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承担各种急难险重任务
治安巡逻处处留下他们的身影
抢险救灾他们冲在一线
圆满完成
营山8·7特大暴雨
阆中9·5地基塌陷滑坡
嘉陵江特大洪峰过境等抢险救灾任务
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示了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
人民军队良好形象
他们
用汗水书写忠诚,用行动彰显大爱。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他们用行动温暖人心
送医、送药、送健康
越困难,越向前!
双拥潮正劲 扬帆谱新篇
风起千里嘉陵,潮涌红色南充。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南充儿女同人民军队的光荣双拥传统始终耀眼夺目,历久弥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