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项目签约268亿元 阆中全域旅游再上新台阶

2017-10-11 23:14:03   四川发布

南充市委书记宋朝华

阆中市委书记张斌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0月11日,四川省阆中市举行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阆中赛城”、阆中金沙湾国际旅游度假区、阆中旅游轨道交通等项目集中签约,三大项目计划总投资268亿元。

南充市委书记宋朝华表示,签约阆中的三个项目是优质大项目,南充市委市政府一定关心关注项目落地和建设情况,同时希望阆中和签约企业信守承诺,争取项目早日开工。

阆中市委书记张斌说,这三个项目的签约落地,是阆中市换届以来“一核三区两带”全域旅游布局的重大体现,这些项目相互支撑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些重点项目支撑点布局完毕,在阆中发展蓝图上完成拼块,将带动阆中未来的长远发展。

金沙湾项目签约

体育+旅游

建设国内首创的体育特色小镇

阆中赛城项目位于阆中市河溪镇,用地约3500亩,建设周期3-5年,计划总投资80亿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赛车场、彩弹基地、极限运动场、大众体育运动区、房车营地及配套服务区等,将通过双元素聚合以及多资源整合,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产业集聚、环境优美、示范效应明显的特色体育小镇。

作为国内首创的特色小镇项目,阆中赛城项目由星盟体育文化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公司是由阆中人李锋博士发起成立的体育文化投资运营公司,专注于包括体育经纪、体育大数据、体育赛事运营、体育金融与投资、体育运动特色小镇的设计与管理运营、体育明星及体育赛事的商务开发。

阆中赛城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实现以土地资本向产业资本的转移,必将成为阆中转换发展动力、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就业、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必将大大提升阆中旅游城市品位,必将为阆中“三城”建设注入最强大的活力。

旅游轨道交通签约

文化休闲游+商务健康游+家庭度假游

阆中布局国际综合旅游度假区

阆中金沙湾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位于阆中市沙溪街道办事处嘉陵江沿岸刘家坝、高家坝,幅员面积约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约4000亩,估算总投资130亿元人民币。

该项目由全球500强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冶东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以世界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为主题,集文化休闲游,商务健康游,家庭度假游于一体,分为国际度假核心区、文化体验核心区、生态居住区、都市农业区、健康小镇区五大产业区的综合旅游度假区。

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实现农业、旅游等收入40亿元、实现利税5亿元,带动相关产业1万人就业,项目也必将成为阆中旅游新的增长极,必将为把阆中建设成为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建设旅游轨道交通

阆中成四川首个上马“空轨”的县级城市

阆中旅游轨道交通项目是四川省交投集团投资打造的首个旅游轨道交通项目。阆中旅游轨道交通项目线网总长度51.66km,初步估算总投资58亿元,由嘉陵江东西两侧两条旅游骨干线路构成,共设车站15座,拟采用悬挂式单轨制式。阆中将成为四川省首个上马“空轨”的县级城市。

该项目以实现全域“城景通,景景通”的规划理念,将阆中丰富的旅游资源及新老城区融汇串联,同时合理选择过江通道,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减少交通对城区景区的环境影响。目前已形成初步方案:
1号线起于沙溪航电站,止于河溪站,线路至西北向东南延伸,沿线设置杨家岩站、滕王阁站、蟠龙山站、中坝站、文成站、孙家坝站,线路全长23.32km,设站8座,串联滕王阁、蟠龙山、金沙湖、梁山关、东河、构溪河湿地等旅游集散点。

2号线起于沙溪航电站,止于阆中机场站,线路从北向南呈“S”形,沿线设置炮台山站、阆中火车站、行政中心站、巴都大道站、三台山站、河溪站、构溪河站,线路全长27.34km,设站9座,串联锦屏山、金沙湖、三台山等旅游集散点。

阆中旅游轨道交通项目建成后必将极大提升阆中城市总体形象,加快构建阆中旅游新格局,大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助力阆中打造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必将有效整合阆中旅游资源,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业联动协调发展,带动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壮大,助力阆中旅游扶贫、脱贫攻坚,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创新机制招强引优

大项目相继落户阆中

近年来,阆中市紧抓项目“牛鼻子”,坚持“招大引强、招商引优”的理念,全力做好项目攻坚、改革攻坚和脱贫攻坚工作。

今年1到7月,全市新签约项目17个,协议总资金293.9亿元。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阆中。其中,四川交投阆中水城项目投资119亿元,中兴能源古城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投资100亿元,实现阆中乃至南充单个项目超百亿“零突破”,宜华木业木艺博物馆投资35亿元,广东坤银集团文化产业创意园投资40亿元,美豪酒店投资1亿元。此外,还与众多知名企业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其中包括宜华木业康养城、康美药业深化合作项目、万润股份LED生产等一批项目。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阆中市委市政府创新工作机制,优质高效的推动了招商引资工作。建立市委及政府领导联系项目机制,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成立项目指挥部,市级领导牵头挂帅,服务于项目洽谈、签约、落地、建设的各个环节,为项目保驾护航。建立“四双制度”,优化发展环境。建立“双清单”,对政府提供的服务和招引企业应尽责任制定两张清单,用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和企业投资经营行为,让政府和市场各归其位。

实行“双通报”,定期通报政府政务服务和企业履约情况,以提升服务效率,确保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实行“双督查”,既督查政府政务服务和环境保障情况,又督查企业资金投入、项目进度等履约情况,确保工作落实落地、项目顺利推进;开展“双测评”,通过“投资企业无记名测评政府”和“社会各界无记名测评企业”的方式,进一步优化干部作风,规范招商引资行为。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敬铭安 摄影 张晓东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