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3文旅会】万源:全面融入川东北渝东北生态文化旅游带

2023-09-27 14:53: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9月27日,2023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在四川宜宾举行。会上正式宣读了第五批天府旅游名县并正式授牌,它们分别是:崇州市、绵阳市安州区、射洪市、南充市高坪区、兴文县、万源市、雅安市名山区、理塘县。

“万源将认真落实本次会议部署,珍惜荣誉、再接再厉,持续巩固’天府旅游名县’创建成效,全面融入川东北渝东北生态文化旅游带,为四川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贡献万源力量。”作为代表,万源市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说道。

据了解,万源地处四川省东北部,是国家生态功能区、川陕革命老区,境内森林覆盖率63.8%,空气负氧离子达6级最高标准,夏季平均气温21℃,是中国避暑养生最佳目的地。近年来,万源坚持首位发展文旅产业,大力建设“川渝陕生态文旅名城”,实现“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蝶变。

此番获评天府旅游名县,有什么经验感想分享呢?该负责人表示,万源按照“三带五圈”布局,全力建景区、提品质、拓业态。一是是升级景区。坚持“集点、连线、成面”思路,新建黑宝山、万溪湖等景区,提标龙潭映月、八台云海等“万源十景”,建成国家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各1个。二是丰富业态。紧扣“休闲旅居、康养疗养、研学实践、采摘体验”旅游业态,重点开发硒锶温泉、定向越野等体验项目,推出“农耕体验游”“周末亲子游”等精品线路5条。三是擦亮品牌。持续开展“百家旅行社进万源”“百名网红说万源”系列活动,创建天府旅游名村3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村17个,万源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巴蜀气候康养地。

同时,立足旅游发展趋势,以“旅游+”融合化理念推动全域旅游大发展。农业围绕旅游增价值。境内茶旅生态廊道绵延26公里,旧院黑鸡、蜂桶蜂蜜等纯天然产品倍受游客追捧,大块鸡、老腊肉等“富硒八大碗”,冻干闪萃绿茶、“黑鸡汤”等“天府十珍”,成为极具特色的文旅产品。工业围绕旅游出产品。大巴山富硒产业园打造不一样的工业旅游,富硒科普馆让人了解“硒知识”、爱上硒产品,万福钢铁、太平记忆等一批工业文创景点,更好适应多元潮流、个性需求。文化围绕旅游铸灵魂。深耕红色文化、挖掘巴人巴风,培育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个,薅草锣鼓、巴山背二哥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圆满承办省十二届夏季乡村文化旅游节、“我们的节日·端午”等活动,常态举办大巴山茶文化节、漂流节、硒李节,上映“秘境龙潭”“石生灵”大型实景演艺秀,文旅共兴绘就新的“诗和远方”。

此外,还坚持“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支撑,统筹各方资源、加大企业招引,先后投入资金180亿元,全面提升旅游软硬件水平。夯实基础强承载。持续提升城市“一河两岸三山”生态品质,加速老旧小区改造、城镇污水治理,建设茶文化公园、天马山生态园等主题公园5个,生态宜居优城乘势渐起。实施万源至八台、黑宝山至黄钟等文旅快速通道项目4个,升级旅游产业道路300余公里,精品景区“1小时交通圈”基本构建。完善配套强功能。新建旅游大数据中心、游客集散中心,配套旅游厕所、生态停车场等设施,上线“智慧旅游DT云平台”,注入线上云游、智能导游现代元素,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功能体系。优化服务强支撑。实施“星级酒店大建设、精品民宿大发展”行动,培育特色酒店30余家,建设田园民宿、森林木屋、星级农家乐300余家,3年来,累计接待游客170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达240亿元。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