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2022年我们学校的本科上线人数是2个,今年我们增加到了11个。”来自浙江的黑水县中学校校长赵杰告诉记者。
从2到11,看起来并不算多的数字,却创了黑水县中学历史新高,首次突破个位数。专科上线率达 100% , 首次达到全上线。艺体上线人数 8 人, 且有 5 人被重本批次学校录取,实现历年录取 最好成绩, 打响了学校艺体特色发展的品牌。
这些都得益于“组团式”教育帮扶。
大刀阔斧改革 帮扶成效显著
黑水县中学校始建于1960年,是黑水县唯一一所高中,现有教师59人,现共有8个班,在校学生281人,过去的黑水县中学在州内并不算条件和生源很好的学校。
自从浙江海宁市援派 4 位教师、 四川彭州援派 6 位教师组成的“组团式 ” 帮扶教育团队来到学校后,大刀阔斧的在管理方式、 教学秩序、 发展模式上改革创新,学校也迎来了一系列喜人的变化。
“我们首先从制度下手,建立健全10项学校管理制度,制定《班级量化管理细则》,针对《教师培训制度》严格执行,规范化提升了学校运行和师生管理的规范性,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了教师成长的内驱力。”赵杰说。
除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还为学生提供“精确化”选课和“多对一会诊”式的“精准化”辅导, 使学生每天学习时间比原来增加了 2 小时,有效解决学生学习散漫的问题,帮助学生适应新的高考制度。
在帮助老师提升方面,制定了教师三年培养计划,先后派出3批33名教师赴浙江海宁、四川彭州跟岗学习,并通过校内培训、集体备课、小组研讨等方式,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促进各科教师不断突破传统观念、创新学科教研,提高教学质效。
“此外,我们以篮球和舞蹈为特色,大力投资基础设施,重新建设了体育场和音乐教室,并成立了彩林文学社。”赵杰说,学校正努力创建以“文化为基础、艺体为亮点”的特色培养模式。
······
在一系列有力措施下,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有了相当程度的改善,学校面貌一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业成绩有了较大提高,帮扶成效显著。
帮助本地老师找到讲台上的自信
“我刚来的时候比较内向和孤僻,马老师就会给我很多帮助,现在算是比较活泼了。”
正在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中学校读高二的同学苏拉拉木告诉记者,她最喜欢的就是她的班主任和英语老师马逸。
苏拉拉木说,在了解到她家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只有奶奶照顾她和弟弟时。马逸特意跟着苏拉拉木坐了两个小时车去家访,并为她的奶奶购买了一部手机,方便祖孙俩联系。
“这是我收到的最有意义的礼物,以前家里太远了,我只能一个月回一次家,担心奶奶他们也没有办法,现在我周末可以给她打电话,就是这部手机帮助我打开了心扉。”苏拉拉木说,除了对她们在生活上的关心关怀,在学习中马老师也会给她很多帮助,“平时他会让我们背基础的单词,还有英文模版和英语的句型,现在我的英语成绩从原先的20多分增长到了现在的50多分。”苏拉拉木开心地同记者分享。
泽晓英是黑水县中学的本地英语教师之一,但“教不会”学生曾让她倍感挫败:“2017年我就开始任教,我很想用心让孩子们收获知识,但是考试成绩出来我发现他们好像并没懂,有的时候挫败感非常强,有一段时间我甚至不想当老师了。”泽晓英回忆的说道。
随着马逸等“组团式”教育帮扶老师的加入,她的苦恼迎来了转机。
他们帮扶团教师坚持“输造并举”,利用专题讲座、课题研究等方式,加快学校的教资建设,并结对黑水本地教师,帮助提高教学水平,同时指导结对徒弟参加各级教学比赛多项。
“我们英语组的老师都是马老师徒弟,他的课刚好跟我差一节,他上课的时候我就先去学习,然后通过他那里借鉴的方法自己再实践,他也会来听我的课,及时指出来我的问题,我觉得对我帮助真的很大。”泽晓英说,她现在感觉同学们上课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教学越来越有成就感。
记者还了解到,阿坝州六所结对高中中,除了无高三年级的壤塘县中学,其余5所结对高中的本科总上线人数129名,同比去年净增57人,较上年提高79.2%。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王梓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