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四川|成都环城生态区:“养水”“治湖”水让公园满“活”力

2023-10-17 21:10: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017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团一早来到了位于四川成都高新区天府绕城高速南侧的桂溪生态公园。记者在现场看到,公园、绿道、湖泊、农田 ……绿意盎然,一座座橙色桥梁跳跃在画面中,散步、骑行的市民穿行期间,恰是一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

E0DDB693-8844-496F-93C9-F0546F18F1E3

桂溪生态公园规划面积1400余亩,是一块近似长方形的大型公共绿地,天府大道从中央穿园而过,是天府绿道组成部分。环城生态公园作为天府绿道体系“三环”中的重要一环,犹如一条点缀着翡翠的“生态项链”镶嵌在成都平原上。按照规划,天府绿道体系按照“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  的规划理念,由1920 公里区域级绿道、5380公里城区级绿道和  9630公里社区级绿道构成,建设总长度 16930公里。

 

值得关注的是,绿道范围内水系发达,有众多人工湖泊和天然湿地,一座座公园因水而“活”,景观变得更加灵动记者团从桂溪生态公园延步道一路向西行径,锦城湖映入眼帘。锦城湖是成都市环城生态区规划建设的“六湖八湿地”的开篇之作,是连接天府新区和中心城区的一个重要纽带和生态屏障,也是为城市提供了更充足的绿肺空间,是市民生态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4CFA1B06-660F-4015-A805-E04D9DE67464

美景永驻离不开长期“养水”“治湖”。“像桂溪生态公园园区水系与周边水系相连贯,联系锦城湖与锦江,并兼顾月牙湖和江滩公园的补水,形成完善的区域水系统;公园的东西地块各有一片湖面,锦城湖水是其主要水源;同时公园内还建设了雨水循环花园、广场水景等多种类型的水景观,并结合地形设置了滨水空间,供市民玩耍。”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保证锦城湖的水量与水质问题,我们采用雨水收集和市政给水来补充锦城湖湖区的水源。”该负责人还介绍,同时,结合水生态,大量补植水生美人蕉、芒草这些水生植物,还种植了水杉,形成多样化生态,有效强化了岸线的自净能力。此外,在枯水期和平水期,锦城湖水位较为稳定,在水生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系统作用下,雨水进行下渗、滞留、沉淀这些生态处理,极大的提高水质,从而构筑了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改善了区域内的水环境质量,并增强生物多样性,营造了多样性的生物生存环境。“在丰水期(雨季),锦城湖水位上涨,我们又会打开导洪管闸门,湖水流向桂溪排洪渠,接着流入锦江,从而达到排洪的作用。”

EC0BCD5C-D68A-4388-8920-75568ED571E0

锦城湖还向世界宣示着“内陆城市”的“水力量”。据悉,未来这里还将建设为以运动体验、培训教育、团队拓展和赛事运营为内容的现代水上运动中心。作为2025年国际世运会滑水项目主要申报场地的锦城湖2 号湖区将为世界赛事名城成都再添体育文化风景线。

 

四川新传媒集团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特别报道组记者 杨璐绮 王梓菡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