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一座越王楼,半部中国文学史”10月19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主题采访团走进绵阳越王楼。
据了解,越王楼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子越王李贞任绵州刺史时所建,始建于唐高宗显庆年间,高29.4米。共收录包括李白、杜甫、王勃、陆游等历代大诗人题咏越王楼诗篇多达154 篇(黄鹤楼112篇,滕王阁86篇,岳阳楼、鹳鹊楼虽有名诗文,但并不多),可谓“一座越王楼,半部中国文学史”;诗文作者档次最高,除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外,几乎涵盖唐代以后的著名诗坛泰斗,享有“天下诗文第一楼”的美誉。
2001年越王楼恢复重建,经过绵阳市10余年的匠心打造,于2013 年春节正式开楼。越王楼占地面积84.2亩,呈唐式昂斗飞檐歇山式,底层东西长66米,南北宽88米,主楼高99米,共15 层,建筑面积22207平方米,集阁、楼、亭、殿、廊、塔于一体,一层至五层是阁,十层至十三层是楼,十五层是亭,顶端宝顶似塔,二层南北两方向是殿,各层有外廓,是当今仿古单体建筑之最。
到如今,整整10年,可以说,越王楼见证了绵阳经济和文化的十年盛世。站在越王楼下,抬头仰望,只见朱漆廊柱,高阁层轩,参差叠置,蔚为壮观。越王楼作为绵阳的文化符号,与绵阳文旅发展一脉相承,同时越王楼也是绵阳的城市地标,是绵阳对外联络的城市品牌形象,是每个绵阳人的骄傲。
四川新传媒集团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特别报道组记者 杨璐绮 王梓菡 杨宗友 刘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