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全长1345公里的嘉陵江浩浩荡荡,奔流不息,宛如一条玉带,流经陕、甘、川、渝最终汇入长江。嘉陵江是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一级支流,是四川、重庆10余座城市的重要饮用水源涵养地,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
南充,拥有嘉陵江最柔美的身段,蜿蜒300公里的一湾碧水润泽两岸人民,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守护好这方蓝天绿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南充必须坚决扛起的生态环境保护主力军责任。
10月20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主题采访团走进南充,亲历这座“千年绸都”在新时代取得的丰硕生态成果,见证其如何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聚力污染防治攻坚
守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
建设嘉陵江生态绿色经济带示范市,是四川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赋予南充的重大使命。
锚定该目标,今年,南充以“美丽南充”建设为统领,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构建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
“治污”话题成为年度关键词。但追溯以往,南充早已实践良久。
南充市生态环境局综合环境管理科科长邓晓霞透露,南充始终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铁心布置、铁面检查、铁腕执法,切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细化来看,全市开展城镇污水治理“三年推进+两年攻坚”行动,累计投入181.2亿元,新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179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922处,新(改)建雨污管网3930公里,污水日处理能力新增57万吨,中水回用达6.5万吨/天,污水收集、处理和利用能力实现全面提升。
针对垃圾处理问题,南充累计投入31.2亿元,建成垃圾转运站190座、焚烧发电厂3座,日处理能力2900吨,年并网发电2.9亿度,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发电实现完全统一。
“嘉陵江是720万南充人民的‘母亲河’。保护嘉陵江湿地生态和自然风光,守护长江上游生态环境,这份使命我们应扛在肩上。” 邓晓霞告诉记者,重中之重就是嘉陵江岸线的保护与修复。
据了解,为守牢河湖生态岸线,南充按照规划、经营、管理、开采、销售“五统一”原则,新建17处规范化砂石加工厂,取缔非法砂石码头48座、堆码场547处,恢复嘉陵江岸线56公里。并整治废旧矿山121处,治理水土流失1112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13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1.7%,创建国家级湿地公园5个、森林公园4个,国、省生态文明示范县3个。
环境就是民生。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群众的热切期盼,而南充也不负期望,交出优异的答卷。
大气环境质量连续8年稳步提升,并提前3年进入达标城市;12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嘉陵江干流常年稳定保持Ⅱ类及以上水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4.6%,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一项项数据是南充守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最好佐证。
“杂草地”变“休闲氧吧”
加快构建“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生态画卷
漫步于“印象嘉陵江·黄金江岸”湿地公园,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火红的枫叶掩映其间,岸边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伴着微风随处飘摇,水面偶有飞鸟划过,激起浅浅涟漪……“碧水长流、鱼翔浅底”的生态美景在这刻有了实感。
“现在完全不一样,环境有了很大改观。”正带着孩子散步的罗先生告诉记者,黄金江岸以前是一片“杂草地”,荒芜丛生,垃圾密布,常有臭气传出。“作为土生土长的南充人,看着这座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我为能有这么好的变化感到高兴。”
记者了解到,“印象嘉陵江·黄金江岸”项目是嘉陵区推进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保护与利用的重要工程,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城建项目,是“全市100 件大事”之一。 项目依托嘉陵江滨江资源,打造的集生态、休闲、文旅为一体的滨江绿色长廊。
项目预算总投资17.9亿元,于2017年7月起陆续分项开工建设,2020年底全面完成。
总体规划用地2300余亩,其中绿化面积达100万平方米,江岸长度5.5公里,河岸长度1.8公里。包含丝绸文化主题公园、滨江湿地公园、泥溪河湿地、猪山公园及文创小镇、滨江南路综合改造、临街建筑外立面改造和亮化六大子工程。
“整个项目着重体现生态性、休闲性、通透性、亲水性、人民性的总要求,能满足各类人群在活动、休憩、锻炼、娱乐等方面的需求。”“黄金江岸”项目现场负责人蔡杰告诉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嘉陵江湿地生态和自然风光,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严格突出水体保护,尽可能保留原有的植被和环境,并采取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完善和丰富场地中的植物链,从而促进岸堤及湿地内生物多样性的提高,使其形成健康的、能够自我维持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此外,着重突出生态保护。对防洪堤生态柔化美化,对河道清淤疏浚、固岸护坡,在保持江中岛屿自然生态,保留滨江湿地原有植被的基础上,种植各类植物17.8余万株,实现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 严格实行禁渔、护鸟政策。如今的嘉陵江南充段,河水清澈见底,两岸景色宜人,呈现出一幅“水清岸绿、鱼翔浅底、飞鸟翩跹”的秀美画卷。
四川新传媒集团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特别报道组记者 杨璐绮 王梓菡 李婷婷 刘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