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宾学院退役军人服务站内,明亮的房间内赫然挂着“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一身戎装 一生荣光”等标语,激励在校大学生积极参军入伍。
不久前,四川省促进退役大学生士兵“淬炼成钢”座谈会在宜宾市宜宾学院召开。这场会议,贯穿“役前动员教育、役中服务保障、役后管理服务”全过程,助力退役大学生士兵顺利实现从“国防卫士”向“发展生力军”的转变。
鞠波(中)在成都工业学院宜宾校区调研。
做好役前动员教育
激励大学生参军报国
在四川轻化工学院退役军人服务站内,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书记、厅长鞠波一边翻阅台账,一边了解服务站工作。“我们主要配合学校开展征兵工作,协助退役大学生士兵办理手续等。”退役大学生士兵代表介绍道。
今年上半年,四川有超过10万名热血青年响应祖国号召。“紧跟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紧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培养人才,动员更多符合强军需求的大学生投身国防事业。”鞠波介绍道,“四川各地相继出台了入伍优先、经济奖补、选拔培养、安置就业、学历提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励大学生应征入伍。”
近年来,四川省征兵办公室联合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等8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大学生应征入伍的措施》;从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层面对7项政策措施进行了升级;进一步细化17项措施,从入役保障、服役发展、退役安置等3个方面对大学生入伍实施全方位激励。各地结合实际,出台政策红利,吸引大学生参军入伍:成都市入伍的大学生士兵,服役2年可享受的军地经济补助最高可达24万余元,报考事业单位最高可加8分;宜宾市每年拿出不少于29个岗位定向招聘退役大学生士兵……
落实役中服务保障
鼓励大学生士兵扎根军营建新功
近年来,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坚定落实拥军优属“政治工程”高标准做好退役军人移交安置工作,转业军官和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质量居全国前列。
前不久,成都市举办的“戎才荟”2023年现役军人家属专场招聘会上,军属们在展位前认真挑选心仪的岗位。“关爱的是军属,激励的是军心!我会继续做好‘贤内助’,坚决不拖他的后腿。” 空军某部军官家属高兴地说。
四川省通过实施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程,打造“戎耀归蜀”就业服务品牌,累计解决3000余名随军家属就业安置问题;加大军人子女教育优待,累计为万余名军人子女解决入学入托难题。出台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办法、高原兵优待政策等激励措施,推出三批次206条优待项目,全省15个5A级景区面向全国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免收门票。
同时,常态化抓好退役入伍迎送、悬挂光荣牌、送立功喜报等工作,持续开展春节、“八一”走访慰问,组织“情系边海防官兵”“送政策进军营”“双拥林”建设等拥军慰问活动,主动开展“送健康进军营”活动,为部队官兵提供心理测评、心理干预治疗、健康咨询等服务,累计服务10余万人次。
强化役后管理服务
助推“国防卫士”向“发展生力军”转变
近年来,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大力强化退役后管理服务,联合校、政、企等单位,在复学深造、就业创业、志愿服务、红色精神传承等方面为退役大学生士兵提供精准化服务和作用发挥平台。
西南石油大学开展“浸润式”爱国主义教育,使退役大学生士兵自觉融入属地退役军人服务格局;五粮液集团联合高校共育人才,全面参与退役大学生士兵培养方案制定,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泸州市将优秀人物、教育培训、专场招聘有机结合,用心促进退役大学生士兵高质量就业……
探索不止于此。座谈会上签订《关于加强退役大学生士兵服务保障工作备忘录》,进一步建立健全退役大学生士兵服务保障工作协调联动机制。这是促进高校退役大学生士兵从国防和军队建设人才向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人才转变的有力举措,释放出全面构建退役大学生士兵服务保障制度体系的积极信号。
笔者了解到,四川省各地为推动退役大学生士兵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走深走实,创新多项举措,亮点经验频出。
成都市深入在蓉高校组织座谈、收集意见,联合多部门出台退役大学生士兵管理服务相关体系,动员在蓉高校成立“成都市高校促进退役军人工作联合会”,为高校退役大学生士兵针对性挖掘优质岗位的同时,引导其发挥自身作用。泸州市发挥高校资源优势,组建退役大学生士兵党员先锋队,组织选拔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参加四川省军区“天府精兵”大比武,进一步激发在校学生爱国情怀和参军热情。
多措并举 构建全链条和
一体化服务保障制度体系
“在高校设立退役军人服务站,基本实现了从人力人才资源角度贯穿‘役前动员教育、役中服务保障、役后管理服务’的全过程一体化。”在鞠波看来,退役军人事务领域不仅要围绕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在人力人才资源培育和开发上下功夫,还要把服务保障和军地人才培养贯穿于役前、役中、役后各环节全过程,打造退役军人人才聚集“洼地”、作用发挥“高地”。
为此,四川省坚持高位谋划推动,不断强化对退役大学生士兵服务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全面构建退役大学生士兵服务保障制度体系;强化督查问效,把退役大学生士兵服务保障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退役大学生士兵服务保障工作协调联动机制;营造良好氛围,常态化做好典型宣传,注重发现培育退役大学生士兵先进典型,持续开展送新兵、送喜报、节日走访慰问等礼遇关怀活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现役军人、退役军人的价值认同。
与此同时,四川全方位多举措助力退役军人实现个人价值;积极打造省级和区域性教育培训基地,赋能退役军人能力提升;落实退役军人常态化联系机制,建立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办好全省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大赛和创业创新大赛,激发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热情;擦亮“兵支书”、退役军人志愿者、红色宣讲员“三支队伍”招牌,鼓励支持退役军人到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工作,让他们积极投身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精神文明建设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