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纳溪打古镇:四支队伍下基层,答好“一线考题”

2023-11-30 18:20: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整合党员干部力量,分别组建送学小分队、攻坚小分队、调处小分队、服务小分队四支队伍,践行“一线工作法”,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拉家常、听民意、话发展,通过基层群众“出卷”、党员干部“交题”、党委政府“答卷”的方式,较好地答好“一线考题”,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

“送学小分队”讲党课  党的创新理论飞入百姓家

“这种形式很好,我们听得懂,也愿意听。”在听了“送学小分队”的宣讲后,打古镇古纯村老党员代伍林说。他已70多岁了,但一直很关注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送学小分队的“送学上门”,让他更及时和更准确地了解到党的创新理论。

送学小分队到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家中开展送学上门。(邓建刚 摄)

“我们通过‘夜间微课堂’将党的创新理论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再到基层一线开展宣讲。”打古镇“送学小分队”成员王俊雄介绍。为了将党的创新理论及时、准确、全面地传达到全镇基层党员中,打古镇党委面对基层流动党员、行动不便老党员较多的现状,组织机关党员、宣讲骨干组建主题教育“送学小分队”,深入基层一线、田间地头、村社院坝、群众家中,确保主题教育对象全覆盖、不脱节,先后送学上门200余次,做到让党的方针政策、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攻坚小分队”破难题 社情民意在基层一线掌握

“太好了,这条绕场路总算动工了,等建成后,我们社区的安全系数将会得到大大的提高。”当看到期盼已久的打古镇中心场镇“绕场路”破土动工后,打古社区居民曾广芬激动地说。

打古镇中心场镇面积1.5平方公里,拥有居民800余户,商铺门市200余个,X003县道穿境而过,因地形限制,场镇内道路呈陡坡状,存在较大交通安全隐患。为排除这一隐患,提升场镇安全系数,2022年年底,打古镇党委政府决定规划建设“绕场路”。然而,项目得到批复后,因场镇周边土地协调事宜受阻,导致道路建设迟迟未能动工。

“我们抽调了涉及农业农村、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的精兵强将以及个别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乡贤人士组建了‘攻坚小分队’,深入到群众家中,为他们拉家常、讲政策、谈发展,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得项目现在能正常推进。”“攻坚小分队”队长刘俊介绍说。

攻坚小分队到群众家中协调道路建设租地事宜。(邓建刚 摄)

不仅如此,打古镇领导干部还严格落实“重实践”要求,紧紧围绕“产业提档、城镇规划、设施建设、生态保护、社会治理”五大攻坚行动,组织“攻坚小分队”积极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48次,用脚步丈量实情,用智慧破解瓶颈,收集饮水、交通、住房、卫生等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症结26个,并针对性制定解决措施,逐一分类分解,破解难题9个。

“调处小分队”解诉求  矛盾纠纷在基层一线化解

“感谢你们,这么快就帮我解决了,让我们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在与打古供电所签订完调解协议后,打古镇紫微村村民刘女士向“调处小分队”感激到。

今年5月,打古镇社会事务办接到刘女士反映“打古供电所在修建办公楼时,因填方滑坡,多占用了自家耕地100余平方米,与前期双方协议租用面积不符”。但经社会事务办多次协调,双方均未达成一致。

调处小分队为群众解决饮水难问题。(邓建刚摄)

开展第二轮主题教育后,打古镇对信访积案、矛盾纠纷再次进行梳理,建立《重点信访人员和群体落实包保责任台账》,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成立以相邻老者、“法律明白人”和法律顾问等为主要成员的“调处小分队”,采取带案下访、重点约访、联合接访等形式,主动到矛盾比较集中、问题比较复杂、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的一线去,变“被动接访”为“主动问访”,以“派单销号”“督帮一体”等方式,小问题现场“会诊”立即解决、大问题建台账跟踪协调限期解决,带头攻坚克难、强啃硬骨头,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就业、出行、饮水、医疗等民生实事,搜集民意诉求115余件,办结率达96%以上,化解群众矛盾纠纷23件。

“服务小分队”办实事 难点堵点在基层一线打通

“今天实在是太感谢你们了,如果不是大家帮忙,我的红苕就会烂在地里。”年过7旬,刚做完手术的打古镇双家村村民曾文英热泪盈眶向帮他挖红苕的青年志愿者表示感谢。

曾文英是双家村脱贫户,丈夫和儿子相继过世,与唯一的亲人孙子共同生活,靠着低保、临时救助等政策兜底解决她家的生活所需。为增加收入,勤劳的曾文英种上了玉米、红苕、蔬菜等农作物以补贴家用。

服务小分队为劳动力困难户开展助农增收服务。(邓建刚 摄)

“曾嬢嬢是我镇重点帮扶成员名单中之一,我们在了解到她做了手术后劳力困难,就立即组织了‘服务小分队’前往她家中帮她解决困难。”据“服务小分队”队长梁鸭川介绍说,小分队成员主要由机关党员干部、司法工作人员、年轻力壮的农民群众和青年志愿者等组成,通过开展“沉浸体验式”调研,以服务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根本目的,将民声听在耳、民意记在心,民事落在行。

据了解,为推深做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打古镇自第二轮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成立“服务小分队”16支,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72件,用民生温度检验主题教育深度。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老百姓是我们党员干部的‘考官’。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发挥‘四支队伍’作用,加大走访调研、民生实事和项目建设力度,向基层群众交出满意‘答卷’。”打古镇党委书记冷安萍表示。

(邓建刚 供稿单位: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人民政府)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