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发力!四川财政三举措推动财会监督工作提质增效

2024-02-06 09:57:00   四川财政

四川省财政厅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检查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和纠正整改问题“下半篇文章”并重。

多角度发力、多方面监督

不断提升财会监督工作质效

具体举措一起来看↓

强化制度建设,推动整改到位

建立分类管理制度,对财会监督发现问题实行“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管理,分领域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主体、措施和时限,实现动态销账。建立重点督办制度,每季度召开问题整改专题会,对整改进度慢、效果差的问题,实行分处室、分领域重点督办,确保逐一销号、见底归零。建立整改“回头看”制度,对重大问题紧盯不放,一追到底,与日常检查相结合,确保问题真改实改。

强化分类处理,警示警醒到位

对突出问题进行分层约谈,针对问题集中、突出的地区,由厅领导分别约谈市(州)政府分管负责人、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和财政局长,面对面说透情况、摆明问题,提实要求、督促整改。2023年以来,对11个市(州)、17个县(市、区)开展约谈。对重点问题进行“点对点”告知,针对问题严重的地区,首次以厅长告知书的方式通报至市(州)政府主要负责人,确保问题得到重视、责任得到落实,2023年以来,已对9个市(州)发送告知书。对典型问题案例进行通报,针对监督中发现的典型问题,形成4个领域7方面案例,点人点事在全省财政系统进行通报,强化警示教育。

强化督导激励,确保运用到位

与部门预算编制挂钩,建立省级预算编制协调机制,将查出问题情况作为预算安排重要参考因素,对问题集中的领域、项目,采取整合专项资金、收回财政资金、调整财政政策等措施,进一步优化预算编制。与政府绩效评价挂钩,建立市(州)政府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将查出问题和结果运用情况等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并与转移支付、一次性财力奖补挂钩,促进市(州)同步强化结果运用。与厅内绩效考评挂钩,将财会监督内审发现问题和整改落实情况,纳入厅机关绩效考评,与年终对处室(单位)的评先评优挂钩,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深化内控建设。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