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继成都地铁10号线一期机场专线开通运营之后,10号线二期工程今(30)日又传来好消息。10月30日上午10点,伴随着架桥机完成起吊、行走、对位、落梁等一系列动作后,重达400吨的预制箱梁准确落在指定位置,标志着成都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工程高架段正式进入了箱梁架设阶段。
连接成都主城与新津
共设车站10座
10号线二期工程主要服务于主城与新津组团的快速联系,并兼顾服务机场客流,是成都市构建区域协同发展体系,推动成都平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交通基础,也是成都市优化拓展城市空间布局发展新思路中“南拓”的重要一环。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从成都轨道交通集团获悉,成都地铁10号线南延伸线从双流机场二航站楼站引出,将直达新津新平镇团结村。10号线二期线路全长26.718km,其中地下段长9.963km,高架段及过渡段长16.755km。共设车站10座(3座换乘站),其中地下站5座,高架站5座。预计二期将于2019年底前开通运营。
高架段连接双流和新津
将下穿成贵高铁、成都二绕高速
该线高架段北起双流区双楠大道,南至新津县迎宾大道,全长16.7km,共分5站6区间,需要架设的预制箱梁共计332榀,每榀箱梁采取梁场集中预制,通过液压平板牵引车运输至喂梁点,由两台250吨跨线龙门吊提梁上线,架桥机逐孔架设的“制、运、架”一体化施工模式。
箱梁架设沿大件路走行10余公里,在此期间两次下穿成贵高铁、一次下穿成都二绕高速,分别在500KAV及220KVA超高压线下进行架桥机拆解,顺行而上跨越460米宽的金马河,运架安全风险极大,架桥机需进行多次拆解、组装。此外,还有多段现浇连续梁、挂篮悬臂以及高大模板施工等重难点。
首次在箱梁制运架过程中采用BIM技术
全程模拟规避风险
为保证高架区间箱梁顺利架设,成都轨道交通集团建设分公司首次在箱梁制运架过程中推行BIM技术,通过对箱梁预制、运输、架设等各种工况进行全过程可视化模拟,在施工之前,就能了解整个施工详细过程,有针对性地规避运架风险,动态掌握架梁进度、架梁工况。
据中铁二十三局10号线二期项目部总工程师邓文攀介绍,通过该技术的运用,目前已排除12个相关风险,保障了施工的安全。他介绍,在可视化的下穿控制过程中加入成贵高铁的运营数据、二绕的车流量,模拟下穿成贵高铁以及成都二绕高速的高度、时间以及周边的环境,合理的安排通过时间,能够更好的保证运架设备安全通行。
此外,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了解到,为确保实体质量,建设分公司推行箱梁预制 “身份证”管理,每榀箱梁都有与之对应的二维码,可随时查看箱梁概况。这样不仅可以迅速了解原材采购、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安全技术交底等作业过程,还可追溯到各工序、各部位的质量责任人,从而全面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据邓文攀介绍,截至目前,10号线二期工程5座高架车站下部结构已全部完成,首梁连续梁也浇筑完成,同时6联连续梁支架体系正在施工,地下段8台盾构机已全部下井始发。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