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过后,各地电商快递迎来物流高峰。
2017年“双十一”落幕,电商交易额再创新高。第三方大数据平台星图数据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当日全网电商销售额最终锁定2539.7亿元,较2016年“双十一”的1708.7亿元大幅增长48.63%。
新高 全网电商销售额达2539.7亿
阿里数据显示,“双十一”当日天猫销售额为1682亿元,较2016年“双十一”的1207亿元大幅增长39.35%;无线成交占比90%,支付峰值达到25.6万笔/秒,全天物流订单达8.12亿个,交易覆盖全球225个国家和地区。
京东数据显示,“双十一”期间(11月1日到11月11日)京东累计下单金额突破1271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累计售商品7.35亿件。结合星图数据的数据测算,京东“双十一”当日销售额约为543.75亿元,占其“双十一”期间销售的42.78%。
业界认为,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及“新零售”概念的拉动下,今年“双十一”电商平台表现抢眼。一方面,反映出电商经济仍有强劲的增长潜力;另一方面,“新零售”“全球共振”等新的商业形态正在从概念变为现实,这将加速推动传统零售业向数字化商业转型,并将引领新一轮产业机遇。
资料图:农村淘宝落户南溪
宜宾 农村电商“双十一”也疯狂
宜宾农村电子商务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效,正在加快推进。而今年的宜宾,农村电子商务的“戏份”越来越重。广袤的农村给“剁手族”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产品,给电商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今年前三季度,宜宾农产品网络零售额7.42亿元,同比增长118.87%。有理由相信,通过多方努力,宜宾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必将越来越好。
“双十一”狂欢的背后,是许多电商熬夜的大幕。
在宜宾城区中坝片区,宜宾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坐落其中,里面入驻了众多电商企业,其中很大一部分和农村电子商务有关。
11日凌晨3点过,宜宾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内的宜宾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电商部经理徐敏,揉揉因熬夜有些发红的眼睛,草草洗漱一番睡了个囫囵觉,清晨又早早起来,继续做好“双十一”淘宝店等有关业务。
该公司总经理张泽介绍,他从2007年开始涉足电子商务,以土特产为主。当时宜宾的电子商务整体环境欠佳,还没形成气候。2015年,公司开始接触农村电子商务,同年底公司搬至宜宾市电子商务产业园。
目前,该公司在农村电子商务方面主要经花生和时令水果,比如翠屏区李庄镇的甘蔗、宋家镇的血橙、凉姜镇的葡萄、金坪镇的蓝莓等,生意一年比一年好。仅花生一个单品2016年就卖了近40吨,几乎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有顾客,为明威镇村民解决了卖花生的难题。
说起今年“双十一”,张泽略带疲倦又高兴地告诉记者,公司一个月前就开始为分销商备货“双十一”;自营平台上,11月5日订单量逐步大量增加,11日达到高峰。一星期的整体销量比平时一星期翻了一番多,有的单品销量涨了好几倍。
位于李端镇新联村的电商示范站。
宜宾农产品销路之变
翠屏区李端镇,有一个远近闻名的稻田甲鱼养殖户,他就是陈荣。陈荣养了多年的甲鱼,目前每年出售甲鱼苗约2万只、成年甲鱼约1000公斤,年产值约30万元。
“以前卖甲鱼,基本都是送馆子、送酒店,脚都跑大了。”陈荣告诉记者,现在电子商务的触角深入李端镇,大大方便了他卖甲鱼。以前传统的销售方式,他的甲鱼只能卖到宜宾本地,卖出翠屏区就不错了;现在通过电商销售的甲鱼占50%左右,远销成都、重庆等地,销路扩大了不少。
陈荣所说的电子商务触角深入李端镇,指的是在李端镇新联村有一个“翠屏区农村电子商务示范站”。该示范站的负责人胡彬说,公司主要经营农村电子商务,目前已与翠屏区李端镇,长宁县长宁镇、梅硐镇、三元乡等十多个乡镇签订了服务协议,服务内容大致如下:将农村电子商务落到实处,专人负责对乡镇的农产品进行宣传,提升产品的知信度和价值,同时为每个乡镇量身定制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特色旅游宣传等。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让当地村民大为受益。据了解,李端镇的“三黑”--黑米、黑豆、黑花生,以及蜀南竹海的竹制品等,在颂丰农业的电商平台上销量可喜、价格稳定,减少了村民售卖产品的时间和精力。李端镇新联村主任程镇说,颂丰农业不仅服务当地村民,还服务了向家坝水电站建设迁过来的移民,他们的蜂蜜通过颂丰农业的电商平台卖得不错。
胡彬在他的展示店里整理李端黑豆。
宜宾农村电商加速度
建西南绿色农产品电商供应中心
目前宜宾共有1个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1个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5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2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1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1个省级电子商务集聚区、2个省级电子商务创新企业、6个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区县、20个市级电子商务示范乡镇。通过示范引领,宜宾农产品上行渠道正在逐步打通,今年1-9月,全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7.42亿元,同比增长118.87%。
宜宾市计划将宜宾建设成为西南区域绿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中心,结合宜宾市打造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基地的战略部署,实施“互联网+农产品”、“互联网+农村”,促进电子商务与农村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下一步,宜宾将继续扩大电子商务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网络中的应用,构建“卖得出、买得到、带得动、得实惠”的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健全农副土特产品网络销售体系;借鉴“淘宝村”的发展模式,培育发展“电商镇、电商村”;加强农村电子商务流通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工具,推动农村电子支付的普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