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冬季来临,多雾天气会经常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在这种天气里行车,极易引发追尾、碰撞等事故。面对“雾”扰,开车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高速上行车遇到团雾应该怎么办?
“团雾”本质上也是雾,是受局部地区微气候环境的影响,具有尺度小、变化快、生命周期短、预测预报难的特点,能见度一般只有10至20米。冬季和深秋是团雾多发的季节,团雾常发生在高速公路、雨后山区和郊区、乡村地带,发生的时段一般在昼夜温差较大、无风的夜间或是清晨。行车时遇到团雾要注意以下几点:
· 保持低速行驶
车辆一旦进入团雾区域,应立即减速,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限速行驶。《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能见度小于50米时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里,并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正确使用灯光
遇到团雾应及时打开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尾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切记不要使用远光灯,因为远光灯是向上方照的,射出的光线被雾气漫反射后会在车前形成白茫茫一片,驾驶人反而什么都看不见了。
·巧用喇叭很重要
雾天行车多使用喇叭可引起对方注意,也能示意自己车辆的位置;听到对方车辆鸣喇叭,也应鸣喇叭回应。
·切忌急刹车、盲目超车、就地停车
突然进入团雾区域,很多人下意识的反应就是一脚急刹,这样会让后车无法判断距离从而导致追尾事故。减速时,应当缓慢放松油门、连续轻踩制动。由于团雾能见度低无法分辨车距,行车过程中切勿随意变更车道、超车。切记不能就地停车,最好就近选择道路出口缓慢驶出,或进入附近的服务区暂避,等待团雾消散。
·遇到事故及时报警并撤离
如果在行车时遇到事故或者故障,要及时开启双闪灯,并在车辆后方150米处放置三角警示牌,防止因后方车辆刹车不及造成二次事故;驾乘人员一定要及时撤离现场,然后拨打报警电话等待救援。
雾天经过这些路段,怎么走?
路段一:“S”形道路
“S”形道路上前后车的间距不易控制,加上大雾影响视线,容易发生追尾事故。行经“S”形道路时尽量使用近光灯,这样可看清楚地面标线,沿着标线保持方向,防止跑偏;如不确定前方情况可以适当鸣笛,防止追尾。
路段二:长下坡
行经长下坡路段,不少驾驶人习惯长时间踩住刹车,这样可能会导致制动器失效,尤其是雾天,制动器敏感性容易下降。因此,不要单纯依靠制动减速,要选择低挡位降速;此外,绝不允许空挡滑行或熄火滑行。
路段三:靠近水域
途经靠近水域路段时,容易遇见“团雾”。团雾是一种区域性强、雾气更浓、能见度更低的雾。
进入“团雾”前,如距离和车速都能满足变道条件,打开信号灯,减速驶入最右侧车道。当前方“团雾”阻碍视线时,应立即减速,确保车辆平稳停车。
路段四:城郊结合部
浓雾来临前,有一个极具迷惑性的“浓-淡-浓”反复过程,这被称为大雾“象鼻形”现象,往往多发于城郊结合部路段。行经这一路段时,应尽快把车停靠在高速公路路肩上,打开雾灯、示廓灯和尾灯。等到视线恢复时,尽快离开路肩,或根据实际情况到服务区找安全地带停靠。
四川发布客户端综合自四川高速交警微发布、公安部交通安全微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