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为切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什邡市制定实施扶思想观念、扶风气习惯、扶决心信心“三扶”行动,着力消除个别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帮助贫困群众树立斗志和勇气,激发持久脱贫内生动力。
扶思想观念
贫困群众在思想观念上脱贫是实现精准脱贫的前提。什邡市在122个村成立农民夜校,每月开设2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等教育课程,分批次对贫困群众进行专题教育。在元石镇箭台村试点“和睦家园”建设,并逐步在全市122个村推广,每村评选出10户“和睦家庭”作为好家风好习惯的示范典型。另外,通过电视、报纸、微信等平台对全市自力更生30名脱贫典型进行广泛宣传,让贫困群众观念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
扶风气习惯
养成好风气形成好习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什邡市先后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帮助贫困户旱厕改水厕、规范建设禽类圈舍等“五改三建”。截止2016年底已建成5个省级、15个德阳市级“四好村”,今年拟建20个省级、24个德阳市级“四好村”。另外,指导全市171个村(社区)通过“四议两公开”的方式修订完善村(居)民公约,倡导引领群众抵制偷盗、赌博、打架斗殴和封建迷信,并定期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规范和约束村民行为,形成健康民俗。
扶决心信心
有稳定收入是贫困群众加快实现脱贫奔康的关键基础。什邡市实施产业扶持计划,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形成精细蔬菜、中药材、黄背木耳、晒烟、高品质粮油五大扶贫产业园,通过带田入股、小额信贷入股、带工入股等联结方式,覆盖全市63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时,实施技能培训计划,制定针对贫困群众教育培训年度计划,设置6门专业技能技术培训课程,定期开班培训,目前已培训贫困群众600余人。另外,实施就业扶持计划,出台《农村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今年全市设置扶贫农村公益性岗位1200余个,既有效培育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积极性,又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增收。除此之外,当地还充分调动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创新开展“五个一+”专项活动,按照“户户有就业”的具体目标,定期组织爱心企业到镇进村开展专项招聘,实现35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成员就地就近就业。
张文韬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