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老百姓关注的就是衣、食、住、行,这几年政府还是做了很多事,现在我们住得也舒服了,交通也方便了。大通楼整得漂亮,城墙城门看起来也大气。很安逸!”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走在西昌老城区街道上时,碰到一位住在老城区快20年的居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他告诉我们,曾经的西昌老城区、河东片区,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功能不完善,道路拥挤泥泞,与西昌其他区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然而,令老城区的人们开心的是,他们的生活环境,从2014年开始,不断发生着变化……
西昌大通门·新老城区通过这个“门”相互连接
老城改造点睛“铂金十年”蓝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西昌市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府。据史载,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她便是祖国西南边陲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朝时,这里叫邛都,公元862年,南诏征服这里后,把它改名为建昌。从名字的演变中,仿佛就看到了西昌悠久的历史,说起厚重的历史感,就不得不提西昌老城区了。西昌明清古城位于西昌市区西北部,古城的形状似一把展开的折扇,现存占地面积约130万平方米。
老城区里的西昌人,悠然自得
为了深入推进西昌老城区综合整治工作,实现“保护、安全、有序、美观”的目标,2014年,西昌投入约1亿元,实施了老城区一期改造,在2015年亮出了大通门、永定门内城城墙,八口古井打造完毕,建成了5个休闲小广场,使老城区面貌焕然一新。随后,西昌又启动了老城区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并明确了老城区综合整治二期工程目标任务。老城区综合整治二期工程的目标任务概括为“一墙、一街、一楼、一路、一创”,旨在使西昌老城区成为具有明清建筑风格,集文化、旅游、商业、休闲于一身的经济发展区域。
工人们正在对西昌老城墙进行修复改造
在西昌老城区整治工作中,西昌市委书记李俊多次进行现场调研并强调指出:拥有2100余年历史的老城区是西昌的一笔重要历史财富。
2017年初,包括老城区改造在内的、涉及西昌六大片区,包含教育、民生、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以211个重点项目为支持的“铂金十年“发展蓝图绘制完成。
老城区,成为西昌的一张新的城市名片。前来游玩的游客,也留下了自己的心声:“我喜欢这样的老城,不是千篇一律,不那么整齐划一,走在巷子里能真正感受到历史走过的痕迹。”
“大通门是老城和新城的交界,不论是城门外的现代城市,还是城门内的老街,都是热闹非凡。” --游客 蔚茗
李俊书记谈“铂金十年” 力争GDP总量超1000亿
老百姓住得舒服,生活品质提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变化,正如西昌的发展。
过去十年是西昌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西昌GDP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成为2016年四川省唯一的国家级百强县。如今,西昌已经蓄势待发,进入了“铂金十年”阶段。这个阶段将如何发力?
2017年8月18日,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产业发展大会在西昌市举行。这次会议在西昌发展史上尚属首次,旨在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做法,提振西昌的经济社会发展精气神,全力推动“铂金十年”昂扬奋进。
就在举办大会一周后,西昌市委书记李俊曾接受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专访。
西昌市委书记李俊接受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专访
作为现任西昌市委书记,李俊从2006年起,就扎根西昌,历任西昌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力促并见证了过去10余年里弯道超车的西昌经济。如今进入“铂金十年”,李俊对西昌经济未来十年的发展了然于胸。
在“铂金十年”规划中,西昌把2016年至2025年定义为“铂金十年”,依托之前十年的发展基础,提出了全面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即在“十三五”、“十四五”期间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经济社会发育程度进入国内相对发达地区水平,建成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其中,2017年西昌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2020年要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
西昌城区
李俊表示,“铂金十年”期间,西昌要把经济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作为基本要求。“从数据上讲,我们会努力使GDP增长保持在11%-13%这个水平之间,并通过在‘十三五‘、‘十四五‘期间的持续发力,让GDP总量超过1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每年不少于300亿元,总量超过3000亿元。”
依托“1566”战略 打造凉山经济发展核心增长极
进入“铂金十年”,西昌将加紧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抓紧发展一批健康绿色产业,建设“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西昌,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发展道路。
西昌城区
“‘铂金十年‘期间,西昌经济社会发展方略和总体谋划,可以用四个数字解答:‘1566‘。”李俊说,“1”,即实现一个愿景,到2026年全面建成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为2050年建成国际性休闲度假旅游康养目的地奠定坚实基础;“5”,即实施五大兴市战略;“6”,即深入推进安宁河片区、古城河东片区、川兴大兴片区、海南大箐片区、海河南山片区、西昌新区片区攻坚;第二个“6”,为构建大产业、大开放、大城建、大民生、大党建、大治理六大发展支撑体系。
大美西昌
在这一战略布局之下,西昌以建设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换季总部基地为目标,坚持“五个牵引”,打好“五张牌”,全面增强攀西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功能,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力争到2026年全面建成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为2050年建成国际性休闲度假旅游康养目的地奠定坚实基础。“这是西昌最终要实现的一个大目标。同时,到2026年,在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位进入前50名。”李俊表示。
西昌·邛海
当前,县域经济发展处在一个全面转型的风口时期,西昌所处的历史地位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追赶者正逐步成为区域性的领跑者。在这个风口时期,西昌已开始谋划产业转型,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发展观,坚定地推进产业转型,昂首阔步买入“铂金十年”。
一张蓝图绘到底,通过解放思想实现大的开放,加快西昌融入外部发达地区的潮流,向先进学习与发达为伍,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打造成为凉山经济发展核心增长极。
又一场“盛会”即将在西昌拉开帷幕
党的十九大刚刚胜利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多次提到互联网,还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和网络强国的宏伟目标。当前,政务新媒体发展迎来了良好的政策和环境。新时代如何做好政务新媒体已经成为一个时代命题。
2017年12月7日上午,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四川省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指导,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主办,四川发布、中共西昌市委、西昌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微政四川--2017四川政务新媒体年会”将在西昌举行。
目前,政务新媒体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体量,帮助各级各地政务机构获得了强大的政务发布工具和手段,强化日常新闻舆论宣传和为民服务办实事,与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智慧城市和智慧社会建设进行了多元的对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政务新媒体的强势发力,将打通各级部门之间的信息隔阂,打通政府与老百姓之间沟通的最后一厘米,无缝契合公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圆韵 摄影 张明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