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成都市检察机关召开全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推进会,会议总结了2017年全市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研究部署了来年全面加强和改进成都市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全面开启成都知识产权检察工作新征程。当天,全省首家知识产权检察室在成都经开区挂牌成立,这是成都市检察机关第一时间将省市全会精神落实部署到具体工作的重大举措。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17年以来,成都市检察机关以服务中心工作和促进检察事业发展为导向,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保护专业化新模式。打造专业化办案团队,创建专业化办案模式,搭建专业化协作平台,强化专业化检察服务。全市检察机关围绕“监督资源、监督范围、监督环节”建立一体化工作机制,并被四川省检察院在全省逐步推广。整合职能,建立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办案模式,在全国首创知识产权案件备案审查制度,对专利、商业秘密、公益诉讼等重点案件,对不起诉、判决无罪等重要节点,加大跟踪指导监督。成都市检察院牵头海关、知识产权局、公安局、文广新局、工商局等签署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意见,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行政机关在专项行动、信息共享、技术支持、个案会商等重点领域增进协作配合,打造“点线面结合、市区县联动、司法行政统筹”的保护模式。目前,全市已有17个基层院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19个基层院组建了办案组织,13个基层院出台了实施方案。高新区检察院创建的“双报制”已成功入选四川自贸区第二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案例和成都自贸区首批“十大典型实践案例”。
会上,龙泉驿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敬正友表示,成都经开区知识产权检察室的设立,是检察机关主动适应经济社会新常态,将检察工作融入全区工作大局的又一新举措。成都经开区知识产权检察室作为全省首个专门性知识产权检察法律监督部门,承担的将会是更多的责任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