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加大治堵力度 2018年成都交通状况有保障

2017-12-22 16:49:43   四川新闻网

图为人东路口直行待行区(资料图片)。梁鹏 摄

12月19日,成都市交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2018年1月22日起,成都将实施尾号限行扩面交通管理措施。限行范围扩展至绕城高速公路(不含绕城)以内,限行车牌含所有川A牌照车及外地籍号牌车辆……

这只是成都在新的一年缓堵保畅工作中的一个方面,在2018年,成都还有哪些缓堵保畅的举措?

今年6月20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成都治堵十条”新闻发布会上,《实施“成都治堵十条”推进科学治堵工作方案》就已经正式发布,“成都治堵十条”的发布,将着力解决当前城市交通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又着力破解困扰城市交通多年的根源性、基础性问题,同时还希望努力化解未来将要面临的城市交通治理风险,其中的一些措施将在2018年实现。

尾号限行扩大不用怕 新增公交线路保出行顺畅

2018年1月22日起,成都将实施尾号限行扩面交通管理措施。限行范围扩展至绕城高速公路(不含绕城)以内。截至今年11月30日,成都机动车保有量达489.41万辆,其中汽车448.56万辆,居全国第二。据2016年成都市交通综合调查报告分析,成都居民机动化出行总量为1515万人次,小汽车占机动化出行比例为46%,高于国内其他城市。

限行范围增加,市民也不用过于担心,四川新闻网记者了解到,为配合汽车尾号限行扩面,成都市交委、成都市公交集团以及相关各区交通部门再度对三环以外区域公交线网进行梳理,结合多渠道多方式搜集市民需求,对公交相对薄弱的三圣乡、西部智谷、金周路、洞子口等区域实施加密,并对二环内公交线网进行优化。其中,重点“增加区域公交对外衔接地铁和主干道公交”“加强各区域间横向联系”“强化区域内部公交微循环”“加强高峰时段快线公交服务”,共计新开快线、支线和社区巴士线路40条,投入公交车辆242台,增加公交运营里程217公里,努力提升限行扩大区域公交运输服务水平。

强化工程治堵 2018年成都将基本消除市域“断头路”

此外,成都还将在强化工程治堵方面加大力度,按照“成都治堵十条”要求,成都市将构建快速轨道交通、地面常规公交和城市慢行交通绿色交通体系。2018年,成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200公里以上,在2017年179公里的基础上再次提升。预计2018年下旬,成都市地铁1号线3期工程将正式运营,届时1号线南北段线长均有所增加,3期工程分为北段、南段、支线段3部分。其中,南段主要服务于天府新区,终点站为兴隆湖站,全长14.27公里,全为地下线,设置地下车站9座,货运外绕线附近设置停车场一处。

同时,成都还将动态优化地面公交网,2018年,成都将开通运营剑南大道等快速公交线路,剑南大道BRT线路能够实现与二环BRT的对接,“环+放射”快速公交运营网络加快形成,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50%。

2017年,成都打通了98条“断头路”,系统推进约800公里未建规划道路建设,促进既有约500公里道路提档升级。2018年,成都将基本消除市域“断头路”,提升路网整体通行能力。

强化依法治堵 成都2018年将打造22条文明畅通示范街(路)

在强化依法治堵方面,成都市将实施交通综合治理,加快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属地联治共管。

成都和全国许多大中城市一样,因城市平坦,道路良好,电动自行车近年来发展迅猛,目前保有量居全国前列,但其中90%以上为“超标”车,这些车辆在使用中超速、超载、侵走机动车道、冲红灯等违法行为普遍存在,对道路交通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据悉,近几年来每年涉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例案总数和死伤人数均占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总量的25%-30%,每年导致300多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近300余万元。与全国其他特大城市相比,不论是未登记上牌和“超标”电动自行车数量,还是交通处罚数、事故件数、死亡人数,成都市都处于高位。2018年,成都将推进超标电动自行车淘汰,创新社会共治。

同时成都还将建设文明畅通示范街(路)。2018年,打造22条文明畅通示范街(路),之后每年新增3条,努力形成规模效应。2018年至2019年,建成53个“双待”交通组织路口,逐步推广玉林片区等9个微循环交通组织模式。推出绕城高速分车型分道行驶交通组织措施,提高道路通行效率。(记者 周子铭 梁鹏)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