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人民好好接住!一大批民生福利“红包”袭来

2018-01-03 09:55:26   德阳晚报

在德阳市委经济工作暨全市金融工作会议上,除了大方向的政策引领指导外,还有很多关切民生的事项,多个民生领域也发出积极的“红利”信号。

@城市居民

城市更漂亮。以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功能为核心,推进中心城区和5个县城提档升级。

全域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医疗、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积极稳妥推进广汉撤市设区,加快形成“四位一体”全域城镇体系。

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财政代缴政策。

引进培育一批名师名医、名校名院,推动北外、成都实外、神州天立、重庆巴川、华西妇儿医院等优质教育卫生项目落实。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分级诊疗模式。探索建立全民体检资助制度,大力发展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

@农村居民

农村经济强起来。加快发展“三优两高”现代农业,做大做强八大优势产业和五大特色产品,建设10个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培育10个以上农产品名优品牌等。

农村环境靓起来。全面开展农村土坯房改造、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三大工程,推进“厕所革命”,初步实现垃圾分类治理设施全覆盖。

农村风气好起来。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村镇创建为载体,开展“百镇千村”文明创建,新建县级以上文明村镇100个。

@贫困人群

有计划地脱贫。大力实施“五大扶贫工程”和22个专项扶贫年度计划,集中攻坚住房保障、产业扶贫、教育医疗扶贫、“四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等重点工作,确保5000户危房改造全部落实到户、1.3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脱贫回头看。定期对已脱贫对象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做到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项目。加大力度培养大乡村教师、农村医生、农技员、致富能手等,为脱贫奔康筑牢人才支撑。

@企业家

企业的各种成本要降低。用好企业应急转贷资金等政策,落实加快民营经济发展“57条”措施,扩大企业直购电、直供气试点范围,进一步降低企业制度交易成本、税费成本、要素成本、人力成本,力争明年为企业减负25亿元以上。

引领企业“走出去”。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抓好用好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机遇,深入开展“万企出国门”“千企行丝路”等活动,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充分发挥重大装备研发制造、品牌资本、海外销售平台等优势,推动重点企业“走出去”发展。

发展直接融资。实施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培育工程,重点推进全市规上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

降低融资成本。加强中小微企业、“三农”金融服务,健全信贷风险补偿、融资担保体系,切实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记者 王珊珊)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