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铁路也有“天眼”,你知道是什么吗? 随着2018年春运的临近,在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供电段6C数据分析中心就有无数只“天眼”紧盯上线高速动车组、旅客、货物列车的运行安全,它们分别安装在集团公司分界口、动车组、电力机车、接触网检测车、作业车顶部、动车进出库路径的硬横梁等处,通过及时反馈的信息,做到精准监测、科学分析,实现了检测监测的高效化、信息反馈的及时化,以及设备几何参数的可控化。
“‘天眼‘完全改变了铁路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解决了因为人的疏忽而造成缺陷漏检漏修的问题。”1月4日下午,成都供电段接触网检测车上,6C数据分析中心负责人向瑞林介绍,这套全智能的“天眼”系统又被称为6C系统。
6C系统是由6个检测装置和一个数据处理中心组成的供电设备检测监测和分析系统。其中,1C装置安装在接触网检测车上,负责对接触网几何参数和弓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动态检测并给出评价。原来靠工人双脚走完线路可能要一个月,现在只需要两天时间就可以搞定。
2C装置是安装在动车组司机室内的便携式视频采集设备,负责采集接触网及线路周围环境数据,之后由分析员逐帧分析数据。3C装置是按15%至20%的比例安装在运营的动车组或电力机车车顶位置,负责全程监控、检测报警,并将数据实时传回“天眼”6C数据分析中心。4C装置由24台800万至2900万像素的图像采集设备组成,安装在检测车顶部,负责对接触网零部件实施高精度成像检测。5C装置安装在局界口和动车库出入线的接触网硬横梁上,通过采集视频图像监测受电弓滑板技术状态。只要有受电弓通过,它就会采集数据,并实时传回“天眼”6C数据分析中心。同时,6C装置实时监测关键处所供电设备的技术状态,并实时传回“天眼”6C数据分析中心。
“6C数据分析中心则更像这套系统的‘心脏‘,这套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专业的检测装置进行录像和拍照,减少了供电设备缺陷的现场检查作业量。以前在没有使用6C系统之前,我们只能靠一线职工手举望眼镜到现场去巡视、上接触网去检查,并制作Exce表格整理数据。6C系统可以很直接地对海量数据进行数据整合和分类管理,实现接触网检测监测作业的‘白领化‘。”该段6C数据分析中心工程师巫乾辉说道。
通过6C系统能够做到对供电设备缺陷的有序管理,形成检查、消缺的闭环。自2016年5月1日投入使用以来,该段6C数据分析中心共录入基础数据80000多条,发现录入1、2级缺陷数据3000多条。同时顺利完成了渝万、西成、沪昆高铁等新建高铁的联调联试工作,并担任了集团公司管内季度平推检测任务,检测里程达56000余公里。
今年春运,铁路“天眼”将担负着西南铁路接触网设备的监测检测任务,对铁路供电设备实施24小时全方位监控和360度无死角保护,为安全供电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