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四川大学正式发布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实施方案

2018-01-12 14:55:5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月12日下午,四川大学召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推进大会”,这也标志着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施工图”正式实施。

四川大学全体校领导、老领导、院士、杰出教授、重点建设学科(群)和超前部署学科首席科学家、责任教授、长江学者、二级岗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千人”计划专家、教学名师、“四青”人才、校长助理、各部处、业务实体、学院、研究所领导班子、正高职称以上人员、离退休人员代表,教职工代表、学生代表共计2000余人齐聚望江校区体育馆参加大会。

四川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国、校长李言荣在大会上分别作重要讲话,就全面实施、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作出部署、提出要求。副校长晏世经主持大会。会上,副校长许唯临代表学校作《四川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实施方案》报告,对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实施方案的形成过程、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学科现状与挑战、“十个一流”建设、“4+1”学科体系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做了介绍和说明。

【总体目标】

根据方案,四川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将坚持“扎根西部、强化特色、创新引领、世界一流”的理念,以大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为总体目标。

【三步走方案】

学校把这一总体目标的实现分为“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迈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三步走。

第一步

力争到2020年,建党100周年、学校建校125周年左右,口腔医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多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学校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全国领先,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国际先进。

第二步

力争到2030年,学校建校135周年左右,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多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学校迈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学校率先走出一条西部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特色发展道路,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

第三步

力争到2050年,建国100周年、学校建校150周年左右,若干学科国际领先,学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人类文明和世界进步做出川大贡献。

【建设思路】

为具体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四川大学确定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一流为目标,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坚持以人才为抓手,坚持以绩效为标杆,坚持以改革为动力,统揽全局,确保重点;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在中国西部率先走出一条以优势求突破、以特色促发展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

按照该思路,学校确定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总体内容,即重点着力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一流拔尖人才培养、一流学科平台建设、一流科研创新体系、一流成果转化机制、一流华西医疗服务、一流校地合作体制、一流国际合作交流、一流文化传承创新、一流环境条件保障等“十个一流”建设,支撑学校整体水平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从而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

【重点学科方向】

学校将坚持“面向人类发展进步、面向未来科学方向、面向世界学术前沿、面向国家区域重大需求”的原则,激励优势特色学科争。

学校重点建设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区域历史与边疆学、数学与信息科学技术、化学与绿色化工、诱导组织再生主导的生物医学工程、先进高分子为特色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深地岩体力学与地下水利工程、先进轻工技术与环境保护、以生物治疗为主导的前沿基础医学与创新药物学、以精准医疗为导向的临床医学与护理学、口腔医学、管理科学与国家治理共12个一流学科(群)。

同时,为了抢占国际新学科方向和领域的先机,学校拟超前部署一批聚焦未来新领域的学科,力争使其成为若干新领域的开拓者。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量子科学与新型外场下的物理学、资源生物学与高原生态、电磁辐射科学与传输技术、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环境与火安全材料化学与工程、智慧生态型新一代电气工程、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绿色磷化工前沿技术、智能空天信息与先进装备、基于加速器的核技术及应用、应激医学引领的特种医学、综合灾害科学与管理、人工智能、艺术与科学交叉融合、医学大数据、老年康养医学、灾难医学、深地医学、健康食品科学评价体系研究等19个学科(群)。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圆韵 部分综合四川电视台新闻中心·四川观察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