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飞”来金凤凰 “飞”出新活力

2018-01-17 15:23:32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飞地园区建设发展助推藏区彝区脱贫攻坚的意见》,推动德阿园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1月8日,绵竹市委书记陈万见主持召开了2018年全市第一次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推进德阿产业园发展工作。

一个专题会,制订一个指导意见,搭建一套服务保障工作班子,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传递出绵竹市委将抓住当前各项政策红利和发展机遇,以更大力度、更坚定的决心,加快推进德阿生态经济产业园发展的强烈信号。

四载春秋,共建繁华。从2014年德阿产业园正式落户绵竹以来,绵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举全市之力推进园区建设和发展,促进两地合作不断深入。2017年,德阿产业园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8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1亿元;新落地企业6家,园区入驻企业达8家;完成新征地380余亩,德阿大桥、污水处理厂和排水管网工程、工业大道及平台建设等1.875亿元的藏区专项项目,得到阿坝州发改委可研批复被正式纳入藏区专项。

跨区域合作  绵竹“飞”来金凤凰

隆冬时节,寒凝大地,而在位于绵竹的德阿产业园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致远锂业二期项目加快推进,不远处的光大国际城乡再生能源项目和优源新能源建设项目正在加快建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展现出一幅欣欣向荣的发展画卷。

2014年1月,根据四川省委、省政府“推进省内区域合作发展、支持民族地区发展飞地园区”的重大战略部署,德阳、阿坝两地正式签约,在绵竹合作建设德阳--阿坝生态经济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约为20平方公里,首期规划实施10平方公里。

2015年8月,四川致远锂业公司成为德阿生态经济产业园区第一个入驻的企业。转眼四年时间过去了,该公司一期2000吨氯化锂项目于2016年7月试生产,当年实现产值2253万元。目前二期项目正在加快推进,预计2018年即可形成初步产能。届时,企业将实现年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4至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

“几年前这里还是荒河滩,现在这里已经是厂房林立,企业从落地绵竹再到如今的发展壮大,与绵竹地方党委政府充分保障企业用地、用电、环境容量等要素密不可分。”四川致远锂业公司负责人姚开林告诉记者,他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绵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并将园区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第一要务和产业发展的第一平台,举全市之力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将德阿园区建成合作共建的先行区、资源共享的引领区、互利共赢的示范区。

2017年,绵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集相关部门专题研究解决德阿园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亲自率团赴有关省、市、企业招商引资;亲自带领绵竹市委市政府考察团前往九寨沟县,与九寨沟县的党政主要领导就两县市建立友好县市和共建九绵生态产业园进行了对接、洽谈,并达成共识;完成新征地380余亩;德阿大桥、污水处理厂和排水管网工程、工业大道及平台建设等1.875亿元的藏区专项项目,得到阿坝州发改委可研批复被正式纳入藏区专项,目前,正按照程序抓紧推进勘察设计等前期工作,力争2018年上半年开工建设;投资1.75亿元启动了货运通道国省干线公路连接线,将有效降低园区企业的运输成本。良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为园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1亿元,新落地企业6家,在谈企业6家,截至2017年底入驻园区企业8家。

政策作支撑  为“飞”出活力提供坚强保障

“随着绵茂公路和成兰铁路的加快建设,绵竹已成为成都平原与川西北藏区联系的重要桥头堡。”绵竹市委书记陈万见表示,绵竹要把加快德阿产业园建设和发展作为全市转型发展、助推藏区脱贫攻坚的重要平台,努力发挥两地的政策、资源和环境优势,通过深化区域合作,相互借力发展,促进优势互补,实现互惠共赢。

为加快德阿产业园的发展,新年伊始,绵竹市委、市政府便出台了《关于加快德阿园建设发展的意见》,就园区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下一阶段包括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就业带动能力、健全园区合作机制等重点任务,继续在提升用地保障水平、落实园区用电、用气、财税优惠政策、优化德阿园区融资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明确。

在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绵竹将根据德阿园区发展需要,结合第三次土地利用普查,适时启动德阿园区总体规划调整的论证。按照德阿园区总体规划,支持优先建设园区与交通干线,重要交通枢纽,与汉旺镇、拱星镇的连接通道和园区道路,形成内外交通畅达的交通体系。加快完善各电压等级输配电网架,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加快完善给排水、污水处理配套设施。大力推进以宽带网络、移动通信和三网融合为主的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智慧园区。

在用地、用电、用气等方面给予全力保障。按照相关合作协议,将德阿园区5年期限内的税费收入地方留存部分全额用于园区自身建设,连续三年绵竹市政府每年再给德阿发展实业有限公司注资2000万元。绵竹市全域可以承接德阿园招商引资的项目,并享受德阿园的政策。建立重大项目储备制度,搞好重大项目储备,将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和土地整理纳入中省市(州)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申报范围。

在市州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主动建立与德阿两地经常性的沟通协调机制。根据工作需要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市州和绵竹市分管德阿园的领导的工作协调会,研究决定需要市州协调解决的问题。

“德阿产业园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力争达到30家,营业收入力争达到200亿元。”德阿生态经济产业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戴先彪告诉记者,2018年,管委会将在两市(州)三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面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星旺大桥、污水处理和排水管网工程、工业大道及平台建设等项目在2018年上半年开工建设;要主动出击,用好用活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达产,为把园区打造成为“中国锂谷、千亿级园区、锂电产学研高地”做出最大努力。

张红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卢成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