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泸州调查队资料显示,2017年泸州物价主要受年初暖冬天气,春节、五一、国庆等长假节日因素,夏季气温升高迅速、暑假及“双11”、“双12”等电商大促挑战实体经济等因素影响,泸州市CPI除年初1月高开外,持续低走震荡,整体较为平稳,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呈现“七涨一跌”态势,全年CPI同比上涨1.8%,明显低于全省全年控制目标线3.5%,略高于全国(1.6%)、全省(1.4%)平均水平。
同时,作为物价上涨龙头的食品烟酒类价格在2017年出现较为罕见的逆势下跌,加之未来国际国内经济走向和物价上涨的不定因素仍然较多,为2018年物价上涨埋下预期压力也不小。
现象:食品价格下跌 其他上涨
2017年,泸州CPI走势呈现高开低走、平稳运行的特点。从环比来看,除1月和9月受春节及临近中秋、国庆等传统节日影响,环比分别上涨1.0%和0.9%外,其余月份均在-0.6%至0.5%的波动幅度间呈较小幅度的波动。从同比来看,由于春节“错月”因素影响,2017年各月CPI同比涨幅仅1月大幅涨至3.8%,节后2月便迅速回落至0.9%,接下来的十个月均维持在1.4%至1.9%之间窄幅震荡。
2017年,泸州CPI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呈现“七涨一跌”态势。数据显示,2017年主要在猪肉、鲜菜、鸡、鸡蛋、食用油等食品价格下跌拉动下,泸州食品烟酒类价格下跌3.1%,拉低CPI总指数0.62个百分点,这是2002年以来,食品烟酒类价格首次下跌。
医疗保健类受2016年底药品价格放开、医疗服务价格加成影响止跌回升7.2%。各类别涨跌情况如下: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七类价格分别上涨5.2%、2.8%、1.3%、0.7%、5.5%、7.2%和1.0%。
原因:涨价因素多 涨价面宽
节日因素影响旅游价格上涨:
2017年国庆与中秋恰巧同期,外出旅游的居民拥有更长的游玩时间,调整后的旅行线路也在价格上有一定上涨。另外,年内惩治“低价游”规定出台后,泸州市旅游市场已完成了对旅游市场“低价游”的整顿,游客可选线路得到了有效提升,价格也随之上涨。
衣着类、交通和通信类以及医疗保健类涨幅较同期明显扩大:
衣着类主要受到纺织原料涨价影响,2017年新上市服装价格较上年有所上扬;根据国家发改委调价政策,成品油价格在2017年调整频繁,单下半年上调次数就达到7次。年末成品油价格达到了年内最高点,拉涨交通和通信类价格;而2016年底医改对医疗服务价格加成的翘尾影响,加之药品原料价格上扬,及药品价格放开后各医药企业的调价行为影响,又拉升了医疗保健类价格。
住房成本增高推涨居住类价格:
截至2017年11月,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显示:泸州市新建商品住宅累计上涨7.3%,二手房累计上涨8.5%;1-11月新建商品住宅累计指数波动上涨,二手房累计指数呈直线上升趋势运;在商品住房供不应求、城市发展提档升级、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的多重冲击下,房地产价格上涨压力传导至房租价格,泸州市房租价格年内上涨2.0个百分点。
资源类价格年内有新政策出台调整:
2017年6月起,泸州城区随水征收的污水处理费价格上涨,影响水价上涨13.7%;燃煤产能影响其他燃料上涨32.3%。资源类成本一再增高,使居住类价格上涨2.8%,拉动总指数上涨0.55个百分点,对CPI总贡献率达30.6%。
未来:2018年预期上涨压力不小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已经触及2014年年底以来的三年价格高点。有色、煤炭、钢铁等重要资源价格居高不下,供求矛盾凸显下,下游工业行业成本剧增,利润稀薄的经营形势不容乐观。对企业来说,提高产品售价是解决经营困境的良方,这也将影响大部分非食品类价格走势。
2017年泸州CPI上涨存在“非食品类拉涨”的典型性特征,相对来说,给2018年食品烟酒类留下了巨大的上涨空间。一方面,肉禽蛋类在低位徘徊已久,2017年10月起猪肉出栏价格已略有回升,至2018年1月12日已从761元/50公斤升至810元/50公斤,市场价格也有上涨趋势。
2018年食品烟酒类价格有望走高。一方面,2017年10月起猪肉出栏价格已略有回升,至2018年1月12日已从761元/50公斤升至810元/50公斤。另一方面,高端白酒价格处于复苏阶段,泸州老窖、郎酒等系列名酒也将紧跟步伐,提价参与竞争。2018年云龙机场将建成并运行,泸州居民出行更加便捷,相关文娱项目也将增多,居民消费结构将会有偏向服务类消费的转变,也将影响服务类价格走势。(记者 曾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