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党四川省委:关于建立完善我省地区绿色发展评价考核机制和体系的建议

2018-01-23 14:43:58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近日获悉,致公党四川省委在今年四川省两会上提交了题为《关于建立完善我省地区绿色发展评价考核机制和体系的建议》的提案,内容如下:

关于建立完善我省地区绿色发展评价考核机制和体系的建议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5年4月通过并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中共四川省委于2016年7月28日通过的《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评价考核的精神和要求,我省发改、省统计等部门着手绿色发展评价考核体系的制定和实施,编写了《四川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考核办法”)、《四川省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标体系”)和《四川省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目标体系”)。但在推广过程中存在几个问题:一是“考核办法”征求意见稿适用对象为各市州党委和政府,难以全面科学反映地区绿色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水平;二是指标体系欠沿用国家部委制定的体系,吻合度和适用性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三是目标体系涵盖的5个类别,23个子目标,采用目标类分值的方式进行考核仅从分值上定性的考核,却不能从定量的角度反映情况;四是指标体系和目标体系数据来源涉及部门多,技术指标不统一,且地区差异大,使得数据获得难度较大,数据的可信度不高;五是评价考核结果应用不足。目前尚未体现在对地区发展的导向作用和国家相关政策的争取上。

为此,建议:

一、高度重视,有力支撑。地区绿色发展评价考核机制和体系的建立是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顺利推进的重要一环。我省应高度重视评价考核工作,加快推进试行和意见征求步伐,尽快建立科学、有效的地区绿色发展评价考核体系,将评价考核工作作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工作的重要工作来抓。并在基础调查、深入研究、政策制定、资金保障、技术规范、多方合作、方法创新、专业培训等方面给与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就我省地区绿色发展评价考核机制和体系的建立给予有力支撑。

二、优化体系、灵活机制。扩展评价考核层级,将县级党政纳入评价考核适用对象,建立省-市-县三级评价考核体系。在部委制定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指导下,对我省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进行优化,7个一级指标保持不变,对51个二级指标进行优化,适度增减,或将二级指标的增减权下放到评价考核的地区,由地区制定或选择二级指标报省部门平准认定,此外还应根据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定期对二级指标进行适度的动态调整。完善目标体系,增加自然资产的部分,建议单列为一项。对评价取分方式进行优化,评价取分应体现定性和定量两个部分。建立数据采集的科学方法,加强数据来源部门的之间的统筹和协调,实现数据采集的及时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建议成立专门的数据采集中心进行数据采集,数据采集中心可展开社会合作,就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等进行专业合作。

三、强化应用,注重引导。评价考核的结果不仅仅要用于对评价考核对象的评价和考核,还应发挥对地区绿色发展在发展方向、产业优化、业态更新、保护力度、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引导和指导作用。此外还要充分利用评价考核结果作为地区在争取省和国家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的依据。省和国家也应在对地区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的相关依据中将绿色发展评价考核的结果纳入进去。

四、学习先进,创新方法。由于建立地区绿色发展评价考核机制和体系尚属于初始阶段,应注意多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做法和经验,在评价考核的机制和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由中国科学院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共同提出并推行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以下简称GEP)这一方式具有极高的学习和参考价值。GEP是指一定区域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服务及其价值的总和,是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及其经济价值总量,一般以一年为核算期限。GEP从产品提供、调节功能、文化服务等三个方面进行核算,将生态系统服务货币化衡量的方式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及其在一定周期内的变化情况。这是完全能够与GDP相并行的核算方式。GEP推出后,在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国家林业局等部位和参与和支持下已在国内部分省份进行了试点,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为此建议我省将GEP纳入我省地区绿色发展评价考核体系,建立“GDP+GEP”并行的核算体系,建议尽快安排雅安、绵阳、阿坝、甘孜、凉山等市州进行GEP试点。将GEP核算结果用于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等方面,并根据GEP核算所涉及的生态系统服务打开地区生态价值的维度,为地区生态产品的提供、产业转型和升级、新业态的产生、新的生活方式的形成等等都会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指导作用。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