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会文:用环保人的快节奏换9100万人民的慢生活

2018-01-28 11:07:49   四川新闻网

1月26日,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成都举行。省长尹力代表四川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未来五年五大目标之一,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全省环保工作迈上新台阶?列席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省环境保护厅厅长于会文在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详细解答了环保相关问题。

记者:环保部门如何处理环保与发展的关系呢?

四川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其一,要始终坚持“用最小的经济代价获取最大的环境效益”。实行严格的污染源“清单制”管理,依据污染源清单实施“一厂一策”。他认为,环保部门应该时刻保持警惕,要注重避免政策执行中出现偏差,防止好经念歪、好事办坏。环保督察中,对涉及整治的企业“分类”处理,对治理有望的加强指导,准予尽快治理运行;对治理无望的坚决关停,避免扩大化。据了解,四川的经验做法获得中央督察组的充分肯定,成都的有关经验做法还在全国积极推广。

记者:您是2017年1月到省环保厅履新,至今刚好一年。请问这一年干下来有什么体会?

四川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累并快乐着。这一年来,全省环保系统每一位环保人都付出很多,我们是“一小时一小时”地争取,“一微克一微克”地压,用环保人的辛苦换9100万人民的幸福,用环保人的快节奏换9100万人民的慢生活。据我们一线执法的同志回来说,他们在外执法的时候,一些市民、群众会过来对他们表示感谢,说2017年冬天空气质量比以往好了很多,有的甚至还会给我们的同志一个大大的拥抱,让我们非常感动,这是公众对我们的认同,更是对我们的鞭策。所以我说,我们是累并快乐着。

记者:2018年大气工作将如何推进?成都平原大气治理还会继续是全省环保的“一号工程”吗?

四川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2018年我们“开年就要抢跑,起步就要冲刺”,继续将成都平原大气治理作为全省环保“一号工程”,不打赢蓝天保卫战绝不罢休。总的来说,我把今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总结为五个字,“实、治、控、强、准”。“实”就是要压实责任、落实整改、坐实考核,“治”就是要加强行业污染源治理,“控”就是要控制各类生活污染源,扬尘、机动车、煤炭、农业等等,这些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污染源要严格控制。“强”是要强化联防联控联治和部门与区域之间的协作,重点还要强化督查。“准”是为雾霾污染防治精准发力和提高重污染天气应急精准度,要继续发挥专家顾问团智力优势,建设“智慧环保”,深化科技治霾,实施好“新版”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2018年,蓝天保卫战预计实现未达标城市PM2.5平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12%,优良天数率达到82.6%,较考核基准年2015年增加2.1个百分点,力争新增空气质量达标城市2个。

记者:2018年碧水保卫战的目标是什么?有没有创新的治理举措?          

四川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2018年,在碧水保卫战中,把沱江和岷江作为重中之重,集中力量啃下这两个硬骨头,也要借鉴蓝天保卫战的成功做法,“以时保天、以天保月、以月保年”,一毫克一毫克抠,一小时一小时保,一个断面一个断面守”,对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强化督查,实行不间断的明查暗访,对超排偷排漏排形成强大震慑。抓饮水、保好水、治污水、灭臭水,确保全省国考断面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79.3%,力争提前2年消灭劣五类断面。 (川网集团两会报道组记者 李慧颖 余开洋 摄影报道)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