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西南首座预制装配式桥梁试点工程—— 成都羊犀立交全互通改造开始“搭积木”

2018-02-04 16:48:39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如果采用老工艺,一根墩从搭设支架到最终成型需要耗费12天时间,现在采用装配式工艺,预制只需3天时间,而只需1天就可以安装3到4根。”隧道股份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三环路扩能提升主体六标段项目负责人田永辉告诉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成都羊犀立交的七条匝道以后都将采用新工艺来进行改造施工。

2月4日下午14时18分,由成都交投集团建筑工业化有限公司预制加工,隧道股份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三环路扩能提升工程羊犀立交全互通改造项目迎来了西南首根预制装配式墩柱首吊。这个装配式工艺是怎样操作?采用新工艺又将带来哪些好处?

没有扬尘、没有噪音、不封交通,现场“搭积木”

三环路扩能提升工程羊犀立交施工现场,没有任何脚手架、混凝土罐车、渣土车,只见300吨履带吊机将一根高6.4米重76吨的预制墩柱吊起,不到半小时,施工单位就宣布“西南首座预制装配式桥梁预制墩柱首吊成功”,没有噪音和扬尘,也不需要封闭交通,羊犀立交过往车辆穿梭如常,“首吊成功”标志着三环路扩能提升工程羊犀立交全互通改造项目全面启动。本次改造将新增6条匝道和1条集散车道,改造后的羊犀立交将成为全互通立交,极大提升三环路通行转换能力,改善成都市城西交通压力。

预制拼装,技术实现“零”突破

据施工方介绍,羊犀立交承台以上结构全部采用预制拼装工艺,桥墩和钢梁在预制场内统一制作,尤其是桥墩立柱将全部采用时下最为先进的灌浆套筒干接法预制拼装工艺,立柱在生产基地利用高精度钢筋加工设备、毫米级高精度钢筋笼绑扎胎架和高精度模具等先进设备进行生产预制,最后采用“搭积木”式的施工技术现场拼装完成,这种“搭积木”的施工技术可有效缩短现场施工工期,原本1年的施工工期有望在6个月完成施工。

为了克服诸多技术挑战,建设、生产及施工三方历时半年,攻克一道道设计和生产难题,形成突出技术成果。预制件生产方成都交投建筑工业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羊犀立交采用的灌浆套筒干接法预制拼装工艺实现了超高墩分节预制,且混凝土拼接面平整度达到毫米级;实现了西南地区桥梁下部结构预制装配技术零的突破;实现了国内首次灌浆套筒连接技术在大尺寸圆柱形、花瓶形桥梁预制墩柱中的实践应用。

为落实《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装配式建设工程发展的意见》,使桥梁预制拼装工艺得以推广,成都市建委编制、发布了《成都市预制拼装桥墩设计导则》和《成都市预制拼装桥墩生产、施工与质量验收技术导则》,对施工进行指导规范。本次羊犀立交全互通改造正是在成都市建委的大力推动下对桥梁预制拼装工艺首次尝试,同时,做为真正的绿色桥梁施工技术在西南地区的首次推广应用具有广泛的示范意义。
据田永辉介绍,羊犀立交全互通改造工程将在今年8月完工通车。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