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2月7日,“低徊入衣裾--狗与汉晋生活特展”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绿雨轩展厅开幕。此展从今天持续到5月4日,每日开放至下午六点半。
展览主要涉及陶狗、陶仓、陶楼、陶俑,走进展览馆内,仿佛一幅古风立体画卷徐徐展开,让观众能一窥千年前的民风世情,走进汉晋百姓喜乐喧闹的一天。
汉晋时期的文物--陶狗
狗是不少家庭的好伙伴,那么千年前最古老的“中华田园犬”跟今天的犬只有什么形态上的区别呢?适逢戊戌狗年,展览上,数十只出土于南阳,憨态可掬的文物萌犬集中亮相。古时人们传说狗是神话中可御凶害的吉兽;之后人们将其训化,用于田猎或护卫家园。展名“低徊入衣裾”取自杜甫的诗,表现了狗对于主人归来的喜悦以及对主人的眷恋。
汉代灰陶灶
陶楼
展品中,主要来自焦作博物馆的汉代陶楼、陶仓真实的再现了当时的建筑风格和生活场景,配合精心配置的图文说明,观众可以了解到两千年前汉晋人民的生活细节及当时的基本社会面貌。
汉代陶俑
汉晋时期人们的娱乐生活也十分精彩。展览现场,主要来自洛阳博物馆的射箭俑、乐俑、舞俑、抚琴俑、吹奏俑等,组成了一只完整的“表演团队”,生动再现了汉代载歌载舞的丰富娱乐、文化生活。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本次展览,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今年推出的“三国掇英--三国时期物质文化”系列展览的开篇特展,展出会从2月7日一直持续到5月4日。接下来,系列展还会展出关于三国书画、兵器类的特展,献上一道丰厚的文化盛宴。让观众在了解三国故事的同时,走进三国时期历史人物的真实生活与精神世界。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