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平日里,游动商贩占道经营造成“脏”和“堵”,但市民朋友想“买东西”时,却又感觉其便利。如何在城市有序管理和市民便利生活之间找到“平衡点”?日前,德阳市区存在的21个“临时便民服务点”给出了答案。
2011年起,德阳市城管执法局按照“疏堵结合”的市容秩序管理原则,针对市区专业市场数量不足、城镇居民人口多的现状,同时为了解决低收入人群生计、规范流商占道经营、满足市民生活需求等问题,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需要,经与市创卫办反复研究,多次实地踏勘,报市政府审议同意后,在市区设置了18个临时便民服务点。
2016年,德阳市城管执法局在充分征求市民意见的基础上,报市政府同意后,增设了“秦岭山北路”、“文庙老味道”、“彩泉小时代”、“舌尖上的工农村”4个临时便民服务点。
目前,德阳市区共设临时便民服务点21个,其中销售蔬菜水果的14个、经营特色小吃的5个、销售小百货的2个,共计摊位1821个。
德阳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临时便民服务点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不仅解决了低收入人群生计和市民生活需求等问题,也让游商占道经营行为得以规范,市容环境秩序得以维护。
21个便民服务点设置好以后,可持续性管理成了大家关心的问题。为此,德阳市城管执法局结合实际,创新方法,从五大方面对症解决。
明确准入条件,临时便民服务点内经营人员主要以该区域及其周边农户、流动商贩为主;严格经营范围,临时便民服务点内经营商户主要以蔬菜水果、小百货、特色小吃等为主;倡导自治管理,在临时便民服务点起止位置设置制度牌,提高摊主自律意识,同时服务点内所有商户通过公开选举,推选一名代表负责该临时便民服务点的自律管理、自我监督;因地制宜打造特色街区,入驻的商户须按要求,统一配置经营摊位外观标识、统一经营时段、统一经营模式管理等;潮汐式管理,按照“统一经营地点、统一经营时间、统一经营内容、统一形象标识、统一规范管理”的“五个统一”原则,根据临时便民服务点经营商品的种类、所处地段等实际情况,规定了不同的经营时段,实行限时经营。
据悉,德阳市区临时便民服务点除“文庙老味道”、“彩泉小食代”、“舌尖上的工农村”三个服务点是委托第三方管理公司管理外,其余18个临时便民服务点均由所在社区进行管理。
除了进一步协同街道办、社区维护好临时便民服务点及周边市容秩序外,德阳市城管执法局还联合食品药监、工商等职能部门,共同做好服务点内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对临时便民服务点内的经营人员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以消除安全隐患。
同时,德阳市城管执法局联合市级有关部门依照相关规定,逐步取缔被市民反复投诉、影响市容环境秩序和交通安全的临时便民服务点。
德阳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临时便民服务点是为方便市民生活而设置,在后期市场配置完善或城市管理有所需要时,将会逐步取缔。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