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揭秘“冬奥大熊猫”②:为何瘦身?传统和科技碰撞的美丽结果

2018-02-26 10:34:31   四川电视台新闻中心·四川观察

平昌冬奥会闭幕演出上,两只会滑冰的大熊猫木偶出尽了风头,获得了全世界的赞美。观观有些不服气了,同样身为熊猫,他们为什么能发光、会花样滑冰,在舞台上这么婀娜多姿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观观走进了“千年绸都”-四川南充,来到南充体育中心的二楼,两只大熊猫木偶就是在这里诞生的。制造它们的“爸爸妈妈”们告诉观观,这两个熊猫宝宝的诞生可不简单,直接改变了张艺谋导演原本的一些计划。

川北大熊猫木偶平昌彩排图片

高4米降低到2.45米 如何给熊猫“减负”?

“在张艺谋导原来的方案里,大熊猫高4米多,重一两百斤,一只大熊猫需要七八个人同时操作。”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院长唐国良告诉我们,最初看到这个方案,唐国良皱紧了眉头,与团队商量后,大家都觉得不可行。过大的身形,严重影响着在木偶里面操作的运动员,很难在舞台上灵活地展现“运动的大熊猫”。按照川北大木偶的制作传统,2米多是最能在视觉和舒适度上找到平衡的,通过自己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唐国良与北京组委会商量之后,同意采用改小的意见。唐国良说,大熊猫在设计方案里面是大亮点,是其他表演运动员围绕的中心,大熊猫的改变就意味着编排舞蹈也会随之改变,北京组委会能够听取自己的意见,唐国良团队觉得很感动。

大熊猫木偶设计图

100多斤减至10多斤 大熊猫瘦身变灵活

一百多斤,七八个人操作,简单的摆造型--这些绝对不是张艺谋导演想要的,也不是剧院想要的。怎样给大熊猫瘦身呢?这需要对大木偶的制作材料十分熟悉。制作的过程当中,剧院也选了很多材料,第一个想到的是泡沫,因为轻巧,但是泡沫容易坏掉,表演者在里面很很不舒服。之后,剧院的制作团队又找了竹编、藤编,包括钢丝、铁丝、铜丝都试了,但是形象都不能够完美的呈现出来,也不能体现张艺谋导演需要的“新科技含量”,团队一度陷入瓶颈。

后来,制作团队决定换个思路,从网上开始寻找,终于找到了碳纤维,他们选择了其中最轻的一种碳纤维。“碳纤维材料的软度、硬度,特别是在零下20度、10多度,它能够承受住,它不变形。”唐国良说,轻巧、抗寒、抗压,这个碳纤维可以说是专门为这次大熊猫木偶而量身定做的。

制作大熊猫木偶所用的碳纤维

“最后我们把这个重量跟张艺谋一说,张艺谋都不相信,20来斤不可能啊。我还拍了视频给他看,他一晚上看了几十遍,最后他一拍桌子,就这么定了!”唐国良说,现如今的大熊猫能够在舞台上简单的速滑、单滑,很多花样,主要还是依赖于重量的减轻。观观现场提了一下,一个大熊猫头的木偶,可以单手轻易的提起来。 

编制LED灯 大熊猫亮了起来 

从高到低,从胖变瘦,还要让大熊猫在舞台上耀眼夺目。最开始,团队寻找了各种灯,但是灯泡不安全、易碎,有些灯又时常短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剧院团队走遍市场,终于发现了这种很难买到的可以编织的LED灯,不但轻便灵活,还不易短路。第一次将LED灯融入到大木偶当中,唐国良觉得这样的碰撞,也给自己今后在专业上的创新提供了思路。

制作大熊猫所用的编织LED灯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