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璐,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环境和资源问题,特别是在土地和住房市场的应用,以及其他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上有着浓烈的兴趣。他长期致力于国内房地产形式研究,对于合理价位所涉及的社会问题、调控措施下的房地产走势,都有自己的看法。
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8年,成都将继续深化住房制度改革,试点建设共有产权住宅,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对此,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专访了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璐。针对此举措,专家学者会有怎样的看法呢?
四川发布记者:目前成都正学习北京、上海等其他地方关于共有产权住房建设的经验,积极调查探索研究这项制度,进行论证评估,因地制宜制定方案。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刘璐: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由于房价的绝对金额比较高,所以低收入群体买房压力很大,因而推行共有产权住房是较为急迫的。成都虽然房价的绝对金额比北京上海等城市低不少,但仍然存在低收入群体买房的问题。成都试行共有产权住房可以看作是在居民住房保障上的重要和有益的尝试。
四川发布记者: 共有产权住房跟以前政府推出的住房保障措施有什么不同?
刘璐:共有产权带有鲜明的保障性质。和传统的经济适用房比,共有产权住房的房价更为市场化,政府通过占有一定的产权比例,既能保障低收入群体的权利,又能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或者增加财政负担。
相对于廉租房而言,共有产权住房的产权属性,能够让居民的幸福感更强,更有家的归属感。
因此,可以看出,共有产权住房相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传统的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方式,更为新颖,也更有现代企业制度的“股权”特色,相当于是低收入群体和政府合股买房,但是低收入人群享有完全的使用权。
四川发布记者:那么具体实行共有产权住房的进程中可能会产生哪些难点?
刘璐:就共有产权住房的推行来看,难点可能主要有两个。其一,在城市地价越来越贵的情况之下,如何保证足够的土地来建设共有产权住房。特别是在地铁等交通便捷和周边学校,公园等配套资源较好的地方提供共有产权住房的用地,难度是比较大的。
其二,对于房屋的增值问题,如何在共有产权住房未来的交易上有所体现和保障,这也是一个技术上的难点。
四川发布记者:共有产权住房会不会从侧面对房价产生影响?
刘璐:由于共有产权住房具有鲜明的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性质,因而和主流的商品房市场是有所区别的。其数量不会有商品房那么多,对商品房的房价也几乎没有影响。总的来说,这是和商品房市场独立的另外一类产品形态。
四川发布记者:试点共有产权住房会对于成都未来的总体发展规划有哪些好处?
刘璐:这体现出在城市飞速发展的同时,成都也很重视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问题,而且是很重视用更市场化的更有效率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成都在去年发布了楼市的五年大规,特别提到了保障性住房问题。未来在实践中一方面是要保证相关的用地指标,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完善购买,退出,交易等各项细则。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刘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