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2月27日,《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以下简称总规)提交成都两会审议。未来的成都将是什么样子?规划中的天府绿道、天府锦城、龙泉山森林公园等重大项目将如何打造?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即日起为您带来总规系列解读。
规划形成全国最长的绿道系统
天府绿道体系
天府绿道是成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新实践。将按照“可进入、可参与、景观化、景区化”的原则,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为本底、以文化为特色,建设展现天府文化体现国际水准的天府绿道,描绘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蜀川画卷,实现全域增绿,建设“公园城市”。
根据总规,成都全域规划形成区域级、城区级、社区级共16930公里的三级天府绿道体系,是目前全国规划最长的绿道系统。
承载交通、景观、运动等八大功能
天府绿道将承载生态景观、慢行交通、休闲游览、城乡融合、文化创意、体育运动、景观农业、应急避难8大功能,并串联城市功能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功能网络;串联市域五级绿化体系,形成生态网络;串联公交、轨道站点,形成绿色交通网络;串联文化、旅游设施,形成文旅休闲网络。
三级天府绿道体系覆盖全市
区域级绿道 白鹭湾 滨水绿道
其中,区域级绿道1920公里,依托市域生态资源与山水格局,串联市域内各城市组团,体现蜀山蓉水的自然野趣。整体结构为“一轴、两山、三环、七带”,“一轴”指锦江绿道(180公里),“两山”指龙门山森林绿道(350公里)和龙泉山森林绿道(200公里),“三环”指熊猫绿道(沿三环路,100公里)、锦城绿道(沿绕城高速路,200公里)和田园绿道(沿第二绕城高速路,320公里),“七带”指滨河绿道(沿江安河、走马河、金马河、杨柳河-西河-斜江河-䢺江河-临溪河、东风渠、沱江-绛溪河、毗河等七条水系廊道,570公里)。
城区级绿道 文化绿道-南宋铺地
城区级绿道5380公里,与区域级绿道相衔接,在城市各组团内部成网,与城市慢行系统紧密结合,体现“绿满蓉城”的城市品质。
社区级绿道9630公里,与城区级绿道相衔接,串连社区内幼儿园、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健身场馆、社区养老等设施,体现休闲宜居的城市特色。
将于2035年全面建成
根据规划目标,成都力争2020年建成840公里“一轴两环”区域级绿道,建成城区级、社区级绿道共2400公里;2025年建成“一轴两山三环七带”1920公里的区域级绿道,建成城区级、社区级绿道共8680公里;2035年全面建成天府绿道三级体系。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