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市开展“反向约谈” 将话语权交给基层党员

2018-03-10 17:41:07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近段时间以来,万源市凭借“反向约谈”机制,充分释放基层党员干部的话语权,着力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破领导约谈“专属权”

“这种机制好,能及时向领导反映问题,剖解问题。”万源市出台“反向约谈”实施方案后,来访约谈、电话约谈、书信约谈、短信约谈等多种约谈方式已是基层党员吐露心声的“法宝”,单位领导则转变为被约谈对象,这一机制也成了万源基层党员干部的热议话题,“这回轮到我们给领导提意见了!”

万源市在制定关心激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办法时,从惩诫性“约谈”反向思维,大胆提出以宣讲开谈、公开预谈、对口恳谈、分办续谈为操作办法的“反向约谈”,开通基层党员干部“畅所欲言”的特别通道。

“组织部领导专门接待了我,还表态3天内解决服务中心维修资金。”地处偏远吊脚的花萼乡枞树梁村党支部书记覃兴亮逢人便讲,“有了反向约谈,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难题不用愁了,30万元村集体经济启动资金也有了眉目。”

“反向约谈就是把‘话筒’交给基层党员干部,打破领导约谈特权,再现当年红军那段‘官兵一心’的真挚情怀!”万源市委书记吴晓勇道出“反向约谈”初衷,“这样做,既能让基层党员干部说出掏心窝子的话,更能有效激发他们干事创业活力。”

圆基层党员“微心愿”

“老廖,稳定乡镇党政正职是脱贫攻坚非常时期内的一个硬性规定,你的情况我们定会如实上报,你的困难我们定会妥善解决,请你千万注意劳逸结合!”

3月7日一大早,竹峪镇镇长廖文忠来到万源市委组织部“约谈”部长。原来,廖文忠因加班熬夜导致眼底黄斑出血,右眼矫正视力下降到0.1,左眼矫正视力下降到0.6,身体还出现一些其它发病症状,无法正常履职,请求辞去现任职务。组织部长李国洲听后一边抚慰,一边详实记录。廖文忠也动情地说:“我一定站好最后一班岗!”

“反向约谈”坚持“对口”恳谈,把回应基层党员干部诉求作为开局篇”,让约谈人从一开始就感受到组织关怀和“家”的温暖。

“2个月时间,实现跨省夫妻‘团圆梦’!”万源市委组织部干部王勇深有感触,“若不是亲身经历,很难相信跨省调动这么快!”王勇原在重庆市城口县人社局工作,夫妻两地分居,往返一次需逾越200公里距离。其妻子得知万源实施“团圆工程”后,忐忑不安拨通了单位领导的电话,一通“电话约谈”后,跨省调动的难题迎刃而解,紧接着,人社部门受理、登记、预约、考察、商调等程序随即启动,王勇也如愿调入万源,与家人团聚。

献干事创业“大谏言”

万源市玉带乡党委书记王心洪,通过微信“约谈部长”,建议推行“边界”党建。市委组织部通过深入调研,迅速作出在全市30个乡镇71个村推行“边界”党建的安排部署,探索出组织联建、帮扶联动、基础联通、产业联育、民风联塑的“五联”工作模式,实现了边界地区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预期目的。

“反向约谈”办法特别规定,既可谈自己、谈诉求、谈建议,也可谈他人、谈问题、谈意见,以准确掌握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真实心声。

“我们这500多号人就指望‘娘家人’了哦……”青花镇方家梁村是万源市委组织部帮扶村,在结对之初的党员群众大会上,党支部书记廖厚伦“现场约谈”组工干部,提出了系列人财物帮扶意见,倒逼被约谈干部主动履行帮扶责任。一年后,培育猕猴桃400亩,水泥路贯通全村,连户路并联农家,灌溉渠直通农田,土坯房全部换代,给方家梁人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约谈答卷”。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反向约谈“谈”出了基层党员干部心声,“谈”出了干事创业活力,“谈”出了乡村持续嬗变。

高继兵 魏莉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邹辉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