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本土品牌凯翼汽车奖励优秀企业家 加速建设现代经济强市

2018-04-04 07:53:31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4月3日,宜宾2018年宜宾市工业发展大会上,宜宾拿出400万元奖励20名优秀企业家,每人20万(等值),其中包括一台宜宾本土化汽车凯翼品牌SUV,同时6400万元财政补贴企业用电用气,打造工业发展“洼地”、出台加快建设现代工业强市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有力举措,用实际行动营造了宜宾加速建设现代经济强市的决心。

宜宾市委书记刘中伯表示,宜宾的发展,离不开工业经济的强劲支撑。宜宾将坚持“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 一方面,巩固提升名优白酒、综合能源、化工轻纺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另一方面,加快培育智能终端、轨道交通、汽车、通用航空、新材料、节能环保、医药器械、页岩气等高端成长型产业和绿色食品加工业、竹产业,通过加快建设现代工业强市,支撑宜宾建成更具辐射吸纳能力的经济强市和更具竞争力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大城市。

会上,宜宾市委、市政府对五粮液集团公司总经理、五粮液股份公司董事长刘中国,天原集团董事长罗云等20名优秀企业家每人重奖20万元(等值),激励企业家再接再厉,为宜宾工业发展作更大贡献。

据悉,2014 年以来,宜宾市优秀企业家已评选三届,评选出的冯涛、邓敏、俞文骥等30位优秀企业家,为推动宜宾市产业转型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带动作用。为进一步激发企业家动能,今年宜宾将优秀企业家评选名额由每年度10名调整为20名,10万元奖励调整为20万元等值奖励。

此次20万奖励,包含了一辆凯翼汽车。凯翼汽车于2017年底刚刚成为宜宾这座城市的本土品牌。“以凯翼汽车作为奖品奖励优秀企业家,展示了市委市政府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成果,鼓舞全市人民的发展士气。” 宜宾市汽车产业推进小组专职成员周强说。

宜宾市经信委总经济师李强介绍,目前宜宾市工业企业有3150户左右,包括大小中微企业,宜宾工业占GDP半壁江山,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0%。“总体来说,宜宾企业家在整体规模、人员结构、综合素质上有一定基础,特别是高端人才和本土企业家‘相得益彰’,但是跟宜宾市委提出的‘565’总体布局和产业发展‘双轮驱动’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和不适应。”下一步,将以精准培训为核心,通过宜宾企业家大讲堂专题培训、请进来走出去、结对帮扶、企业家梯度培育等方面,发力提升企业家综合素质。

作为四川的传统老工业基地,宜宾历来重视工业发展,为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工业发展洼地。

2016年宜宾市出台了《扶持“六大基地”工业企业发展用电用气补贴办法》,统筹财政资金,将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新增用电成本统一降至0.45元/千瓦时(为鼓励移民后扶产业发展,屏山县按0.42元/千瓦时执行),是全省除三州和雅安丰水期外电价成本最低的市州;将全市工业企业新增用气成本统一降至2.19元/立方米,是全省用气成本最低的三个市州之一。

按照这一政策,今年宜宾拿出6400多万元,对符合条件的200户工业企业进行用电用气补贴。

加上此前一年的近1亿元补贴资金,两年来,宜宾市累计1.6亿财政补贴帮助企业降成本,有力的促进了宜宾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

2017年,该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累计增速跃居全省第4,较2016年提升5位,创2000年以来年度排位最好水平,规上工业实现利润位居全省第2位。


2017年6月投产的四川朵唯智能云谷有限公司拿到了40万元用电补贴,是18户智能终端企业中获得补贴金额最多的。“这笔补贴,直接将公司的用电成本降低了52%。” 朵唯公司总裁办主任卢平表示,今年开足马力的朵唯,准备在申报市级重点科技项目、成果转化、出口退税等方面多点发力,其中仅用电补贴预计就能上百万元。

宜宾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两年累计1.6亿元财政补贴企业用电用气,力度是宜宾工业史上从为有过的,凸显了宜宾发展工业的决心,更凸显宜宾的政策洼地效应,吸引更多企业家来宜投资创业,进而助推宜宾建设现代工业强市。

五粮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曙光表示,作为宜宾工业的龙头企业,五粮液将坚定围绕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确定的“565”总体谋划,加快推进五粮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为宜宾产业发展“双轮驱动”及“工业强市”作出新的贡献。 

凯翼汽车副董事长高雷说,比肩奇瑞捷豹路虎技术水平的凯翼总部基地及智能工厂,已在宜宾开工建设,预计将于12月18日实现首台车下线。领歌集团董事长周利东表示,宜宾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成绩有目共睹,相信大家都是奔着宜宾良好的投资环境而来的,领歌将在宜宾,开启全新的征程。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侯超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