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助力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良好成效。记者今日从成都市国税局获悉,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的一年间税收优惠全面兑现。一年来,天府新区、高新、双流、青白江四区国税共计各类减免突破百亿元,达119.8亿元,其中:征收减免94.1亿元,退税减免25.6亿元,促进区域发展、鼓励高新技术分别达16.9亿元和49.4亿元,减税效应进一步显现。
经济结构多样并存。为发展多种创新模式,四区大力扶持多种经济形式的共同发展,一年来,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非公有制经济贡献税收收入112.9亿元,同比增长33.7%,增收28.5亿元,占成都市非公有制经济税收的23.5%,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3.5个百分点。多种经济形式的共同发展为税基的多样化提供了坚实基础,保障了税收的稳定发展。
重点税源贡献突出。一年来,四区国税局年纳税额500万元以上重点企业988户,合计入库292.5亿元,同比增收126.4亿元。重点税源税收贡献的稳步增长为税收总体规模壮大提供了重要支撑。
【延伸阅读】
四区国税减税突破百亿元的背后,是成都市国税系统为四川自贸试验区作出的不懈努力。如何运用优势发挥特色,为纳税人提供更加容易、更加智能、更加快捷、更加个性的纳税服务,从而助力自贸试验区建设?四区国税在自贸试验区奋斗的这一年里,都为纳税人做了些什么?小锦现在来为大家解密。
》》》天府新区国税局
从走“马路”到走“网路”
电子退税平台打通退税服务“最后一公里”
2月28日,四川省开元集团有限公司财务人员,通过网上申请、在线审核审批等一系列退税流程,当天就成功完成了一笔160多万元的出口退税。“这是我们联合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成功实现的全省首笔电子出口退税,它正式开启了无纸化电子退税、更正、免抵调新阶段,同时也标志着天府新区在电子退税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天府新区国税局相关负责人告诉小锦。
据该负责人介绍,在电子退税改革以前,退税流程复杂,耗时长、手续多。纳税人申请退税的时候,往往要跑遍国税、地税、国库和银行四家机构,进行审查、签字、盖章,需要来回跑、多次跑。
工作人员正在查询电子退税办理进度
如何把该退的税及时便捷的退回到纳税人手中,让纳税人感觉到公平和法治,从而营造出更好的营商环境?该负责人表示, “去年,我们联合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天府新区财政局、地税局,就电子退税审批流程、纸质传递难点、电子印章等问题进行研讨,初步形成了无纸化电子退税、更正、免抵调工作方案。”
随着首笔电子出口退税的完成,天府新区国税局打通了税收服务“最后一公里”。该负责人自信地告诉小锦,“现在纳税人无论在何时何处,一天24小时都可以在线提交退税申请,当纳税人那边点击申请,他的申请信息、资料就会立即传送到电子退税系统,进入审批、盖章等工作,全部可以在线完成。以前办理一笔退税业务,少说得一个星期,多则得十天半个月,甚至更长。如今,缴税退税双向走‘网路’了,纳税人申请退税,最快的当天申请当天就能完成。”
》》》高新区国税局
分类管理+无纸化申报
助力自贸区企业搭上“一带一路”顺风车
“去年以来,我们平均每个月都能及时拿到700多万元的出口退税款,出口退税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让我们有足够的财力搭上‘一带一路’的顺风车。”中国航发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高兴地说道。在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越来越多和中国航发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样的企业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如何运用国税的力量,帮助企业乘借自贸试验区东风更好地走出国门,是高新区国税局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对出口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和差异化办税。”高新区国税局相关负责人向小锦解释到,这其实就是对分类管理类别为一类的出口企业自受理企业申报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办结出口退(免)税手续,确保企业资金及时回流投入再生产。同时,为一类出口企业提供绿色办税通道,优先办理出口退税,建立重点联系制度,及时解决企业有关出口退(免)税的问题。
工作人员实地走访中国航发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此外,高新区国税局还致力于通过无纸化申报简化办税流程。依托“互联网+税务”,高新区国税局自2017年2月申报期起,对出口退税一类企业实行无纸化申报试点。
据了解,从2017年4月四川自贸试验区成立至今,高新国税已为近400户出口企业提供了出口退税服务。帮助企业减轻经营负担,增加企业“走出去”的信心,高新国税为四川自贸试验区区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注入了强心剂。
》》》双流区国税局
点对点问需 面对面解难
双流国税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足功夫
点对点问需,面对面解难,要切实为区内企业解决好实际问题,创新税收管理和服务手段助推企业发展,为企业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随着自贸试验区的到来,区内企业的涉税管理与服务就成了双流国税的工作重点之一。
“这一年来,我们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可以说下足了功夫。”双流国税相关负责人向小锦举例到,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在自贸区综合保税区新建了厂房并于2017年10月开始搬迁。区内区外企业适用的增值税出口退税政策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公司不能停产搬迁,同时维修周期通常在60-90天,搬迁过程中在区外完成报关出口的境外维修发动机无法在企业地址变更时立马完成全部出口退税申报。如果“一刀切”的改变退税政策,公司尚未办理出口退税申报的20台国际飞机发动机(维修收入约4000万左右人民币)涉及免抵退税额3500万左右将无法享受免抵退税政策。“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们积极向上级汇报并同省、市局领导一起到企业实地调研,最后通过延缓变更方式为企业找到了解决途径。这一举措有效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提升了资金回转率和使用率,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工作人员正在为企业讲解税收政策
“为更好地推进自贸试验区内企业的良好发展,我们还主动联系20家研发、技术服务等企业代表,以‘税企沙龙’的形式,围绕自贸试验区纳税服务、税收优惠政策、政策扶持三个主题开展沙龙活动,针对减免税优惠等政策答疑解惑。同时根据自贸试验区企业需求上门服务,指导企业填报各种申请及出口退税资料。”该负责人进一步向小锦表示。
为提高办事效率,双流国税还创新“互联网+”,专项打造空港税务电子服务中心—“E中心”,利用QQ群、微信公众号、微博、短信平台等现代化方式为纳税人提供高效的后台服务;建立银税合作24小时自主办税区,方便纳税人全天候办理自助业务;因综保区距离双流国税单程约30公里,为节省自贸试验区企业办税时间,双流国税大力推行电子发票的领用配送。“下一步,我们将在自贸试验区内设置24小时自主办税体验区,构建网络化办税新体系,助力临空自贸经济的网络化发展。”
》》》青白江区国税局
设立自贸区办税大厅
缩短的不止是办税里程
“博川钢贸城项目位于青白江区散货物流园区,处于整个青白江商品市场集中发展区中心位置,项目总建筑面积近70万平米,总投资约25亿元,建成后将为整个西南地区的钢贸事业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自立项以来,青白江区国税局通过常态化的政策辅导、税负分析测算、套餐式精准服务等举措,优化了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在接受小锦采访时,青白江区国税局局长操庆如是说。
良好的税收服务,给企业带来了满满的获得感。博川钢贸城财务负责人陈鹛开心地告诉小锦,“国税局多次到钢贸城宣传交流,就钢贸企业关注点作政策讲解的同时,针对园区部分企业集群注册、异地经营的情况,对如何完善业务流程、杜绝发票虚开等问题进行风险提示,推荐了‘非接触办税’、‘同城通办’、‘只跑一次’、‘预约办税’等服务新举措,这些新渠道、新服务更加坚定了我们在青白江长远发展的信心。”
自贸试验区纳税人通过自助机实现网上领票
实际上,在给企业提供良好的税收服务方面,博川钢贸城项目只是其中一例。操庆向小锦透露,“我们专门建立了自贸试验区办税大厅,纳税人的办税里程从之前的8.2公里缩短至不到一公里,大大节省了纳税人的业务办理时间。此外,我们还成立了自贸试验区税收项目组,打造结对服务,一对一地为企业保驾护航。企业提出的服务需求,我们都会逐个全力落实。”(记者 李艳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