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教育扶贫工作现场会在达州召开,发布了好多重要信息

2018-04-11 15:04: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4月10日,全省教育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在达州市通川区召开,来自省教育厅和全省21个市州的教育部门有关负责人及48所高等院校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总结交流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经验,安排部署2018年工作,确保今年30个摘帽县教育脱贫目标任务同步圆满实现。

会议现场

记者从会上获悉,2018年,四川省将全面完成44万幼儿保教费减免任务,为家庭经济困难的42万普通高中、36万普通高校学生和20万中职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免除37万家经济困难普通高中生学费,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4.8万本专科学生、3万中职学生实施特别资助。

会议肯定了全省教育脱贫取得的成绩。四川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朱世宏在讲话中说到,2017年,四川省围绕“义务教育有保障”,坚持方向精准、区域精准、对象精准、内容精准、方式精准、考评精准、保障精准的“七个精准”,确立“治愚、扶志、扶智”的“一治两扶”方式,形成“2+6+N”扶贫工作政策体系,全省教育脱贫“四梁八柱”基本搭建完成。

与会领导和嘉宾参观校园文化墙

据了解,目前全省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截至2017年底,全省“全面改薄”覆盖学校1万余所,累计开工校舍1082万平方米,设备购置47.9亿元。生均校舍面积由2013年的7.5增加到8.6平方米,增长14%;生均教学仪器设备价值由996.4元增加到1380.5元,增长39%。全省中小学校接入互联网达到95%,十多万个班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538.5万学生实现“人人通”。

同时,贫困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全省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100.62万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为重点,构建起各级各类学校全覆盖、“免、奖、助、贷、补”多位一体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共投入1015亿元,160个县累计筹集教育扶贫救助基金8.3亿元。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去年,全省还通过实施《十年行动计划》、“大小凉山彝区教育扶贫提升工程”,推动民族地区教育与全省教育同步发展。按照“大村独立举办、小村联合举办”思路实施“一村一幼”计划,开办村级幼教点4736个,招收幼儿18.6万人,缓解了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学位不足、双语难问题。推进实施15年免费教育,惠及学生150多万人。实施藏区千人支教十年计划、“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共选派教师3500余人到藏区、彝区开展支教。

通川区一小的小棋手对弈

2018年,全省将实施藏区和大小凉山彝区“9+3”免费教育计划和“9+3”学生学历提升计划,开展“9+5”免费教育试点;启动实施贫困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专项计划,组织我省高等院校通过“单列计划、降分录取、订制培养、签约免费、本土就业”等方式,培养本土师范、卫生、农技等人才2500名;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各地教育城域网建设,形成一个区域性互联、互动、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远程教育的基础框架,为学校教育信息化、普通话推广提供全方位服务。

小学生校园书法展示

达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郭亨孝在会上说,扶贫先扶智,扶智靠教育。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达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治本之策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教育资助一批”,建立健全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覆盖资助体系,累计资助学生36.4万人次,教育扶贫救助基金规模达3567万元;创新开展基础教育巩固提升、项目资金政策扶持、就业创业能力培育、乡村教师专项支持“四大行动计划”,近三年新改扩建中小学校528所、总投资24亿元,全市295所乡镇中心校已实现标准化,通川、达川、大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评估认定。

正在上体育课的同学们

郭亨孝说,达州市制定实施了《达州市加快发展教育九条措施》,全力推动公办学校改革发展,积极引进成都嘉祥等省内外优质教育资源落户达州,全市基础教育普及率和办学质量大幅提升。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创建国家、省示范(重点)职业院校12所,占地5300亩的西南职教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8亿元,达州中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成功纳入国家“十三五”高等教育设置规划。

阿坝州、达州市通川区、南充市嘉陵区、广元市利州区、南江县、康定市、成都理工大学、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作了大会交流发言。会前,与会人员考察参观了达州市通川区部分学校教育扶贫工作经验。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邹辉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