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4月20日,四川江口明末战场遗址2017-2018年度水下考古成果新闻通报会在四川眉山召开。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在考古遗址现场了解到,本年度的工作是对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开展的第二次考古发掘,前后历时近3个月,发掘面积10000平方米,共计出水文物12000余件。
集中展示
江口明末战场遗址上一年度的发掘出水直接与大西政权相关的文物上千件,实证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本年度的考古工作以确认遗址性质、了解遗址范围和文物的分布规律、寻找战争遗物遗迹,尤其是与沉船相关的遗物、发现更多遗物种类为目的,开展相关调查和发掘工作。
发掘区全景
考古调查分为陆地调查和水面探测,今年围堰的总长度约为1千米,宽度约为130米,长宽均超过了去年。本年度总计出水文物12000余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一枚蜀王金宝,这也是国内首次发现明代藩王金宝实物。据明史记载,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世子承袭王位,止授金册,传用金宝,也就是说每个藩王府只有唯一一枚金宝,因此较金册显得更为稀少和珍贵。本次发掘出水的这枚金宝,虽然残损,但可清楚的辨识出印面的篆书蜀字,当来自蜀藩王府。
金宝
金碗
手镯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现场了解到,今年的考古发掘出水了大量兵器,其中有大批铁刀、铁剑、铁叉、铁制篙头等。尤其是火器的发现,为确认这一处为古代战场遗址提供了更多证据。而船钉、船篙则为沉船地点的考证提供了有力证据。
火铳
箭镞
铁刀
铁篙
考古人员向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介绍,上年度考古出水的银锭多为省外铸造,今年却发现了诸多铭刻川内地名的银锭,为张献忠在四川的活动范围提供了实物证据。
双流银锭
绵竹银锭
据介绍,本年度考古发掘更加重视科技应用。考古探测方面强调多源数据、多种方法相结合,以磁法和激发极化法进行直接探测,以电阻率法和两栖雷达进行间接探测,然后对探测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和综合解译。信息提取方面强调多维数据的采集,对发掘区域和出水文物进行三维激光扫描,获取高精度纹理信息。通过对三维点云数据和影像的处理,实现多维海量数据的互动,研发可视化程序。
水面探测
本年度的考古发掘确认了遗址的性质,在遗址范围和文物分布规律的寻找方面有所突破。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