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4月25日,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在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天《2017年成都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正式发布,白皮书从制度建设、审批登记、执法、机制和能力建设、宣传、教育培训等六个方面,全面阐释成都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的新进展。
(发布会现场)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成都市专利申请授权量持续增长。全市专利申请113956件,同比增长1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7033件,同比增长19%;实用新型专利申请46654件,同比增长24.7%;外观设计专利申请20269件。全市共授权发明专利7990件,同比增长10.9%;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9685件;授权外观设计专利13413件。截止2017年,全市有效发明专利30519件,同比增长21.1%。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9.2件。
商标申请注册量平稳增长。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新申请商标注册11.9万件,新增注册商标5.9万件,累计有效注册商标达28.5万件,占全省总量的58.7%,全市每万户市场主体拥有注册商标1477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全市中国驰名商标累计达123件,占全省总量43%。“金堂羊肚菌”成功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全市地理标志商标累计达21件。
版权登记数量迅猛增长,质量显著提高。全市作品登记量达58808件,同比增长115.2%,其中,美术、摄影、文字、设计图等作品占登记总量的98.9%。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数量达24766件,同比增长79.1%,其中,处于热点领域的云计算软件、物联网软件、游戏软件、APP软件占登记总量的40.4%。全年受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资助3855件,资助经费150余万元。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申请量快速增长。成都海关关区企业在海关总署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系统有效备案达到144件。其中,商标权备案132件;专利权备案11件;著作权备案1件。
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作为一个正在探索的课题,能够取得如此成效,与创新政策体系与制度建设分不开。据悉,成都市知识产权局出台《关于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提升国家中心城市产业能级知识产权政策措施的实施细则》(“知识产权十条”),政策支持力度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了《商标监督管理实施意见》,健全商标监管执法联动机制,积极跟进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成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拟订《成都市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管理办法》,并由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健全了软件正版化制度。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发布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罪名指引》,规范引导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办理;并联合成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成都海关、成都市知识产权局、成都市公安局、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台《关于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的意见》。成都海关制定《成都海关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工作操作规程》,进一步完善成都关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