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内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4124元

2018-05-14 15:54:02   内江新闻网

威远县庆卫镇桃李村是远近闻名的“樱桃村”,樱桃成为当地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5月12日下午,桃李村9组村民黄德高和老伴一起为山坡上的樱桃树施复合肥,为明年樱桃丰产丰收打好基础。 记者 邹英 摄

5月11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内江调查队获悉,今年一季度内江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4124元,同比增长9.2%。一季度内江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不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还高于内江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基本实现与全市经济增长同步。

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占比最大。作为内江市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构成和来源,一季度,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763元,占可支配收入的42.7%;经营净收入1256元,占30.5%;转移净收入1016元,占24.6%;财产净收入虽然只占2.2%,却是增长最快的,财产净收入89元,增长了20.9%,农村土地流转规模扩大、乡村旅游发展带动,是促进农民财产净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

劳务收入对农民增收有较强的稳定作用。长期以来,内江市农民务工规模保持在110万人以上,一季度全市劳务输出规模达119万人。1至3月,农民在本地务工和外出务工寄(带)回收入占农民可支配收入的57.5%,对收入增长贡献率达59.5%,在外出务工寄(带)回收入大幅增长的推动下,内江市农民转移净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短期内有望超越经营净收入成为农民第二大收入来源。

与此同时,随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内江市不断推动全市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让广大农民不仅获得土地租金,更能分享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等二、三产业带来的收益,形成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一季度,农民人均二、三产业经营净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远高于农民可支配收入增幅。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对农民增收拉动作用有望进一步增强。(记者 邓婉蕾)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