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5月24日,由绵阳市委宣传部组织的2018年“媒体走基层”活动来到游仙区,十多家中央、省、市新闻媒体记者深入游仙区柏林镇、东宣乡、游仙区军民融合产业园等地,实地采访见证了游仙区在军民融合发展、乡村经济振兴方面取得的成绩。
融入信义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在享有“明珠”美誉的游仙区柏林镇洛水村,大片的葡萄园顿时吸引了采访团的眼球。放眼望去,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农村景象。多块写着“信义田园”字样的木牌赫然立在葡萄园,上面有业主姓名、联系电话、产品名称及种植面积等。据了解,这是当地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融入“信义文化”的特别举措,目的在于引导督促村民发展“良心葡萄”,逐渐形成“诚实守信、履约守约”的乡村文明新风气。
通过不断发展,柏林镇洛水葡萄产业园已被命名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四川省现代农业特色示范园和绵阳市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园。同时,柏林镇政府还通过资源整合,引导园区建设科技农业游览园、科普示范园等,并成功举办葡萄音乐节、玫瑰节、冬至民俗文化节等活动,走出了一条集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如今,全镇已建成生态循环葡萄园5000亩、玫瑰园1000亩、珍稀林木产业园6000亩和亚洲最大苹果育苗基地,鹧鸪、山羊等特色生态养殖产业也初具规模。
发展军民融合 铺开产业链条
距离东林场镇不远处的游仙军民融合产业园首期启动区内,数十台挖掘机正在紧张施工。据悉,该园区总规划面积约50平方公里,涵盖游仙区东林镇、石马镇、游仙镇、新桥镇和小枧沟镇部分区域。其中,首期启动区6平方公里位于东林镇。
根据“一中心三园”的产业布局要求,东林镇、石马镇建设军民融合智能制造产业园,致力于智能电梯、工业机器人、3D打印、信息安全技术等全产业链的生产与研发;游仙镇、新桥镇建设军民融合核技术应用产业园,致力于放射性药物的研发运用与核医学仪医学图像融合设备的研发制造;小枧沟镇则建设军民融合航天航空与燃机产业园,致力于绝缘材料、航空航天发动机、智能导航技术、智能通信控制系统的研发制造。
根据规划,游仙军民融合产业园依托园区内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南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等国家级军工科研院所等科研资源,以及现有的37家军民融合骨干企业,努力建成“西部独特、绵阳特色”的军民融合产业园。到2021年,力争实现园区产值超过500亿。
传承红色历史 发扬爱国精神
沿着平坦的水泥路村道,车辆一直行驶到东宣乡飞龙山脚下。苍翠的松柏中,掩映着一条长长的石梯。据介绍,这是瞻思梯,安装有青石栏杆和铁链,长150米,共计419阶。拾阶而上,四周特别幽静,偶尔有鸟鸣啁啾。石梯直通山顶,落差90多米,十分陡峭。快步而往,飞龙山红军长征纪念碑出现在眼前。
9.68米高的飞龙山红军长征纪念碑碑身正面,雕刻着红四方面军12师34团在东宣乡建立起苏维埃政权的历史;碑身背面,雕刻着牺牲的红军烈士姓名;碑身两侧,分别是飞夺泸定桥、喜迎红军的浮雕。纪念碑后面的坡地上,红军碑林记载着红军的英雄事迹。
过去的历史文化,需要现在的建设发展。2015年,游仙区委区政府斥资1280万元,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军民“双拥”教育基地、党员党性教育基地、青少年红色文化体验基地以及烈士公祭场所,形成了近2000亩的红色教育园区。如今,飞龙山的红色文化旗帜高扬。
王勇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