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桃花源 这儿就是你遍寻不得的“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018-06-25 17:52:21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笔下有一处理想的桃花源地,却遍寻不得。我们比靖节先生要幸运得多,遍寻无果的桃花源其实就在我们不远,就在这儿──群山环绕中的广元市利州区荣山镇中口村。

21日,雨后初霁,阳光温暖却无一丝燥热。汽车在山间水泥路上驰骋,路边干涸的河床上布满了一米左右高的石头,两旁是高耸直立的岩壁。随着汽车的行进深入,中口村便呈现在眼前:果园错落有致,呈梯田状有序排列,10万余株脆红李长势喜人,随风摇曳生姿。一座座黄色外墙的中式民居点缀其间,一条水泥路像一条玉带缠绕在房前屋后。仔细听来,除了各种鸟儿的叫声外,还有鸡鸣犬吠……

中口村距广元城区26公里,因四面环山形成小盆地,像一个“口”字,又只有一条小山沟直通山外,恰好貌似在口的中间添了一竖,活脱脱地变成了“中”字,当地人讲这可能也就是村名的由来。该村幅员面积18.2平方公里,地无三尺平,山高坡又陡,造就了贫困的本色,全村137户人中有贫困户27户。如今,他们正在与贫困进行最后的决战,构筑脱贫“聚宝盆”。

集体经济助农增收 产业扶贫路子越走越宽

确定精准脱贫后,区、镇、村三级领导班子共同研究制定中口村脱贫致富发展的路子,最终确定了“一村几品、一组一业”的思路,重点发展以“绿色果蔬、特色山葵、优质核桃、生态畜牧”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

目前,该村栽植脆红李200亩,2000余亩核桃也布满山坡。莲藕种植10亩,垂钓鱼塘1个,产业布局的新业态已形成。

村民李文刚便是产业发展的急先锋,去年因新村建设他带着一家老小回来,借了13万元,政府补助1.5万元,加上自己存款8万元修建了现在的房子。“今年已卖2000只鸭子,每只纯利润5元,一年净得3万元没问题。现在路通了,就一个电话,商贩们主动上门收购。”李文刚说。

同时,中口村村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已连片发展山葵500亩,核桃2000余亩,种植生态蔬菜200亩,发展生猪、土鸡养殖场1个,年出栏生态生猪1200头以上、土鸡1万只以上,贫困群众人均增收500余元,贫困村活脱脱变成了“聚宝盆”。

“以前就靠种点玉米过日子,现在自家4亩多土地流转出去,每年土地可得400余元。靠着在合作社种菜和照管脆红李,我和老伴每天可以挣120元。”说起现在的生活,村民杨正英满是喜悦。

农房“三建四改”──新村美景入画屏

昔日的中口,基础设施滞后、人居环境差、经济发展水平低,如同一张泛黄的黑白老照片,述说着生活的平淡与沧桑。

如今的中口,山朗润、水欢笑,家家庭院绿,土地平整、阡陌纵横,亦如一幅晕开的水墨画,写满了乡村神韵和淳朴。

“以前我住的是土房子,环境卫生也差。后来通过危旧房改造资金和村里帮我贷的1万5千元,我修了新房子,全家人高高兴兴过了个年。”中口村1组贫困户赵春山高兴地说。

“我们采取政府引导、群众自主建设的方式,把危房改造与新村建设结合起来,实施旧院落‘三建四改’,梳理沟渠堰塘,搞好院落整治,建设‘微田园’。”中口村党支部书记朱宇杰说。2015年8月新村建设启动以来,他们按照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保则保的原则,通过组织村民到朝天区沙河镇,利州区龙潭乡参观新村建设,确定1户样板房建设等方式,坚定群众信心,先后新建13户、维修加固32户,村容村貌绽出了新颜。

同时,该村还新建了村级阵地并完善村级公共服务体系;新修防旱池4口;硬化通组路4.6公里,改建泥结石道路3.5公里,打通“断头路”1.5公里,2016年还将硬化4.6公里通组路和45户入户路,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

产业“三位一体”──产村相融促发展

核桃枝头颤,蔬菜味道鲜,生态畜牧绿果蔬,兼之观光园,四大产业领衔,撑起致富伞。新村产业相互融,产村一体大发展。

“房子建好了,设施改善了,‘乡愁’留住了,但关键是要把人留住,足不出户实现就业增收。”中口村第一书记胡秀莉说。

根据自身地域特色、自然资源、经济水平等因素,中口村按照产业基地、专合组织、种养大户“三位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内在要求,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突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紧紧围绕新村抓产业、围绕产业强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围绕基地带农户,大力发展以“特色山葵、优质核桃、绿色果蔬、生态养殖”为优势的四大主导产业,有效促进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目前,该村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已连片发展山葵500亩,核桃达到2000余亩,种植生态蔬菜200亩,发展生猪、土鸡养殖场1个,年出栏生态生猪1200头以上、土鸡1万只以上,贫困群众人均增收500余元。

“中口村距离镇政府仅9.1公里,村道已全部硬化,森林覆盖率达85%,自然风光优美,是广大自行车骑行者的最佳骑行地之一。”荣山镇党委书记梁启云介绍说。下一步,中口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按照“园村一体,农旅结合”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及旅游公共服务功能配套,把以休闲观光、水果采摘、军事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主题融入新村,带动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倍增、群众致富。

中口村通过近3年的建设,已建成省级“四好村”、省级旅游扶贫新村、省级文化扶贫示范村、省级卫生村。 

 阡陌纵横,落英缤纷,袅袅炊烟,栋栋新楼映山间,歌声飞扬童叟乐,疑入桃花源……蝶变后的中口村,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幸福和美丽。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钎

编辑:何晓凤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