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大树下、学校里、看守所、田野间……22年前,60岁的余德槐从眉山东坡区图书馆岗位上退休后,似乎就从未停歇过。他长年奔波于机关、军营、医院、农村、管教场所上课,讲“爱国、遵纪、守法”“人与科学”“家庭与子女”等,撰写励志读本。他被人们称为不知疲倦的“老槐树”,被孩子们称为亲爱的“暖心爷爷”。9月5日早上4时许,这棵82岁的“老槐树”终因肝硬化,永远地倒下。
今年6月6日,余德槐在眉山东坡区禁毒宣传上讲话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最早认识余老,是在21年前。那时的他头发还没有白,到各学校讲励志故事,总是马不停蹄。在今6月我曾先后两次见到余德槐,彼时的他,一次是在街上进行禁毒宣传,另一次是在戒毒所给戒毒人员宣传毒品的危害。
余德槐为什么对禁毒宣传那么感兴趣?生前他说,他看到太多吸毒人员因为毒瘾发作生不如死,也看到过太多吸毒人员的家破人亡,太多的社会治安、刑事案件因吸毒人员而起。余德槐说“我没有能力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尽量让吸毒人员重回正常的生活轨道。”
带着上述愿望,这些年来,余老不仅到戒毒所,还先后到东坡区80多所学校开办家长学习班,给数十万人讲了3000多场禁毒专题课,成立关工委禁毒宣传小分队到社区、乡镇、学校举办禁毒展数百场。每到春节,从正月初一到初十,他就和自己的家人以及关工委的老人们搞“观禁毒图片展,过和谐幸福年”的展出活动。
关工委的资料显示,余老在有生之年,先后做了1800多场关爱教育讲座,听众总计达80多万人次。
老人家生前喜欢开玩笑,每次看到我,总会半开玩笑说,“廖记者,我又到哪里哪里讲了一堂课,效果非常好,你给我报道报道?”“我要到乡下去给孩子们讲故事,你空不空,我们一起去?”以至于我在2005年到2011年期间离开眉山数年未见余老,再一次看到我,他还能够一眼认出我来。
即便是我采写余老的报道很少,但是,他的先进事迹,仍然在全国多种报刊杂志可见。记者写他,他也自己“操刀”撰稿。如《深情的眼晴》、《今日阿里巴巴》、《他是失足者的知心朋友》、《省劳模与死刑犯》等都是他挑灯夜战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一生中,他先后撰写、发表了120篇有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文章。撰写的《余德槐青少年品德杂谈》、《知荣明耻谈家教》两本青少年励志读本在眉山广为流传。
余老用一生的精力关心下一代,传承民族的优良品德,是眉山广大青少年的“良心槐”。他也因此获得“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四川省劳动模范(1989年)、“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先进”、第三届“韬奋出版奖”得主、 “中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优秀)公民”等上百个荣誉称号。
“老槐树”倒下,“暖心爷爷”的无私大爱和他留下的精神财富,恰似东坡故里孩子们心灵中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永远屹立。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廖兴友
编辑:彭宛聆
审核:何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