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0月24日下午,在泸州市江阳区通滩镇政府召开了江阳区全域安全供水项目总结现场会,泸州市副市长、江阳区区委书记付小平肯定了全域安全供水项目的成绩,总结了项目建设的经验,提出推进农村饮用水提质增效,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推助乡村振兴,实现区委“六个显著提升,两个率先实现”发展目标。
为解决老百姓的用水问题,2015年,江阳区区委、区政府率先在全市提出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全域安全供水”的惠民工程,提出要让老百姓“吃得上,吃得起,吃得好”自来水。
“现在吃水比以前方便多了,水质好,清亮又干净,水量又猛,还随时都有。”丹林镇梨花村王姓村民告诉记者。这些变化都得益于江阳区从2015年底开始实施的“全域安全供水”项目。实施全域安全供水后,城市管网向农村延伸,彻底解决了该区农村居民饮用水困难的问题,水量不再小,水质不再浑浊、有异味,老百姓很满意。
两年时间,江阳区累计投入约4亿元,安装镇村级供水管道300多公里、入户管道4000多公里,新增用水户2.9万户,新建无负压供水加压站12个,全域供水能力由原来的每天2.8万立方米提高到4.4万立方米,全域安全供水农村入户率由原来的50.4%提高到90%以上,扩大了农村自来水的受益面与覆盖面。
同时,为了减轻群众负担, 对新增用户只收取300元的户表工程费,同样实行抄表到户,并根据全域安全供水工程投资测算供水成本,水费标准就低不就高,由区财政对企业亏损部分进行补贴,最大限度地减轻群众水价负担
据悉,江阳区委、区政府探索出政企合作新模式,关停原安全饮水建设的供水站、改造老旧供水管网、搭建平台建推进优质供水单位延伸服务,将南郊水厂和茜草二水厂优质的自来水,通过加压站和管网延升送到农村的千家万户。
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有效改变了农村饮水条件,让全区 34万农村群众和城市居民用上同源、同质、安全、放心的自来水。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程海英
编辑:彭宛聆
审核:何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