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涉及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将在成都挂牌成立,这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设在四川?一段短视频让你get到重点。
去年,国家正式印发了《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标志着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改革完成顶层设计。而今天,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在成都挂牌成立,这标志着大熊猫国家公园从顶层设计走进了实质性推动阶段。把管理局设在四川,凸显了四川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也肯定了我省在大熊猫保护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
在此之前,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域内,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林场等各种管理机构,存在多头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有利于创新体制机制,解决好跨地区、跨部门的体制性问题。至此,保护国宝大熊猫,我们又掀开了新的一页。
大熊猫国家公园涉及四川、陕西、甘肃三个省,总面积27134平方公里,分为岷山片区、邛崃山──大相岭片区、秦岭片区(陕西)和白水江片区(甘肃)四大片区。其中涉及四川的岷山片区和邛崃山一大相岭片区,位于成都、德阳、绵阳、广元、眉山、雅安、阿坝7市(州),面积20177平方公里,占到大熊猫国家公园总面积的74%。大熊猫国家公园包括核心保护区、生态修复区、科普游憩区、传统利用区4个功能分区。
最新统计显示,四川拥有野生大熊猫1387只,圈养大熊猫401只。庞大的种群数量也为大熊猫国际科研合作奠定了基础。目前,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已与国内35家动物园和30个保护区开展合作,与13个国家的15个动物园和10所大学密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