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近年来,达州市达川区双庙初级中学坚持重点关注不能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群体,强力推进送教上门,残疾儿童受教育机会不断扩大,普及水平明显提高。
“我想走出去看看,我想读书,我想和他们一样,成为有用的人。”这是达川区双庙镇一名先天性脑瘫孩子的呀呀学语。对不能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来说,送教老师到家的那一刻,是他最开心的时候。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核心和希望,残疾儿童的生活有常人想不到的艰难坎坷,通过送教上门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感受知识的魅力、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为了孩子的点滴进步尽心尽力,为不幸的家庭减轻一点负担,支撑他们带着希望一路走下去,为生命绽放奠定基础。
达川区双庙初级中学根据区教科局出台的指导意见,扎实提高送教上门的针对性。始终坚持尊重残疾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促进残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残疾学生提供规范、有效的送教服务。确定送教上门的对象后,对每一个对象进行深入分析,征求家长意见,制定“一生一案”。按照“教学十有效”要求进行集体备课,校级领导带领优秀教师、共产党员利用休息时间定期送教,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满足学生的个别需要。每次送教的内容、时间需要家长签字,并请家长进行评价,力求送教上门效益最大化。
达川区双庙初级中学坚持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上门为补充,全力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送教上门遵循“家庭自愿、学校保障、分类施策、定期入户、免费教育”的原则,利用游戏活动、康复动作、音乐疗法、心理疗法、言语矫正、感官训练等不同手段,进行多重干预、开发潜能,保障残疾儿童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达川区双庙初级中学校长李波动情地说:“每个默默无闻的孩子,都是一朵待放的花朵,只是需要充足的‘阳光雨露’,需要我们耐心地关爱──静等花开。”
邓小溪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邹辉
编辑:彭宛聆
审核:何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