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1月16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随着成都市“三治一增”的大力推进,成都高新区也在生态民生工程中持续发力、筑牢城市绿色本底。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实施立体绿化全覆盖,实施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示范项目4个,完成骑龙绿轴公园、科普公园、西区体育公园、人才公园永安湖森林公园示范段等公园的设计方案全球征集。
立体增绿 让爬山虎装点城市的钢筋水泥
记者从成都高新区绿委办获悉,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积极推进立体增绿,鼓励低于40米的建筑实施屋顶绿化,学校、公建配套项目将率先示范,已完成立体绿化建设22000平方米。
截至10月底,成都高新区完成了西部园区红光大道115个桥墩约1840米爬山虎栽植工程,天勤路、顺清路、天府三街临江小学、剑南大道、天顺路、中环路等13个点位立体绿化工程。
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针对城市道路附属绿地和街头游园,践行“可进入、可参与”理念,打造“一园一特色、一园一主题”精致小游园、微绿地8个,打造吉泰路—月牙湖、火烧堰花园式街区2条,紫杉路步行街、天府五街最美街道2条,对12条街道实施行道树增量提质,共计增加乔木约26000株。建成“花重锦官”点位3个,市芙蓉花增量3000株,力争重现“花重锦官城”的公园城市盛况。
筑牢生态本底 打造一批综合性精品公园
记者了解到,经过两年多打造,新川湿地公园2、3、4号湿地已经建成,总面积约4.8万平方米。
“新川湿地公园通过雨洪管理、湿地景观、雨水花园等‘海绵城市’理念,利用湖、湿地、溪流、潭、涧等多样性的水形态,实现雨水‘渗、滞、蓄、净、用、排’等功能,最大限度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雨水、污水就地处理和利用。”新川创新科技园相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了解到,新川湿地公园不仅是一个功能性公园,还是一个供市民休闲娱乐、徒步健身的城市主题公园。这里种植了20余种花草植物,修建了驿站水池,让这里四季有花看、全年有景赏。
目前,交子公园二期、新川之心东区、清水河公园、马鞍山森林公园等近200万平方米公园建设正有序推进,2019年将建成清水河公园、马鞍山森林公园, 2020年基本建成新川之心东区、交子公园,形成一批具有高新特色国际范的综合性精品公园,筑牢成都高新区生态本底。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高新区将力争到2020年,公园城市特点初步显现;到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开创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和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引领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