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四川省目前已建立县域医共体277个

2018-11-22 12:00:33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1月22日,四川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在成都召开,省卫建委相关负责人在现场介绍了“全省综合医改示范县培育”的试点经验。据介绍,截至10月,我省共建立各类县域医共体277个。以德阳市罗江县为代表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模式已逐步形成。我省将力争到2020年,在全省范围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确保县域内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到医共体中。

据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宋世贵介绍,去年四川提出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建设模式,明确了紧密型和松散型两种组建模式,对紧密型医共体进行组织、人员、财务、信息平台、资源调配等方面规范,并强化“医保支付、分级诊疗、签约服务、公共卫生”等4项保障措施。宋世贵举例,石棉县以县医院为依托,与比邻5个县60家医疗机构组建区域松散型医疗集团,外县住院病人占比达50%,“医疗服务触角已经延伸到甘孜州、凉山州。”

县域医疗能力提高,助力健康扶贫。目前,四川88个贫困县大力推进医疗救助扶持等“五大行动”,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个人支付占比控制在10%以内,深度贫困地区控制在5%以内,有效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医疗服务得到改善。建立完善预约诊疗、优质护理、日间手术等利民便民措施。兴文县、西充县还大力推广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苗)医诊疗服务全覆盖。

“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有效开展。运用互联网技术,积极探索服务新模式、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津县搭建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全域应用全流程电子支付,有力推进县乡两级医疗信息互联互通。石棉县搭建县域医疗远程会诊和医疗协同平台,建成远程心电、远程诊疗等5个中心,县域内就诊率连续5年保持在90%以上。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