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发布16字高新精神 争先率先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2018-12-22 12:38:09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作为改革开放后国家批准的首批国家高新区之一,成都高新区恰好迎来建区30周年。12月21日,记者获悉,此前,成都高新区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高新精神,经过网络票选和专业研究机构评审,最终选定16字高新精神,即“创字当头、惟高惟新,以质为炬、争先率先”,凝练概括过去30年指引高新人争先创先的精神,更好引领区域未来发展。

30年来,成都高新区聚焦创新创业创造,诞生出诸多“第一”:第一家中成药进军海外的破冰者──地奥集团;国家级高新区首个股份制企业──成都倍特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国首家综合航空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海特高新;首家打破国际垄断超导磁医学成像技术的企业──奥泰医疗;建成全球最大地震预警网的企业──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

走过30年,如今,成都高新区人均GDP已达27万元,入驻世界500强企业121家;电子信息产业占据全球重要一极,生物医药产业在国家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中排名第6,新经济产业活力迸发;聚集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海内外院士等高层次人才,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覆盖五大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创办企业1762家,国内首款智能掌上超声设备、全球领先的DNA编码化合物库、全球首创的3D打印血管等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站在新时代新起点,秉承“争先率先”的高新精神,为更好地承担国家使命,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成都高新区评选发布建区30年以来的30个“第一”:第一家500强外资企业──成都康宁光缆有限公司(原西门子光缆成都有限公司);第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部大开发后第一家在成都大规模投资的标杆性世界500强企业──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第一家营收过百亿的软件企业──腾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西部第一个企业服务呼叫中心──962000企业服务热线;全国首个“院落+公章”诞生社区──肖家河街道兴蓉社区;第一个入选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芳草街街道“同心家园”;四川省第一所在教育部备案的国际化民办学校──美视国际学校等。

“三十而立”的成都高新区,勇担使命再出发。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相继出台多项重磅政策。对外发布《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加快构建开放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到2020年基本建成5000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含软件业),发展壮大3000亿级的新经济产业,加快建成550亿级生物产业,区域创新驱动体制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率先形成。

召开产业培育大会,发布《关于深化产业培育实现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提出加快构建以种子期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为重点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探索业界共治产业发展新模式,进一步深化产业培育机制,把产业培育提升到“生命线工程”的战略高度,加快培育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本土企业。

“面向下一个30年发展,我们要把‘创字当头、惟高惟新,以质为炬、争先率先’的新时代高新精神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继续拥抱梦想,接续奋勇搏击。”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高新区将勇担国家使命,坚持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深化改革再出发,全力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